
鐘曦 夏季的風
在繪畫創作中,追逐理念意識,又試圖以形象圖式與人們進行心靈對話,無疑是十分困難的。原因在于,若以經驗的現實話語來表現某種理念意識,往往在對話時,易于對語境進行生活經驗主義的解讀;若以形象的符號話語來寓擬某種理念,又易流于對某種文化概念的理性教條主義的詮釋。顯然理念與視覺話語間的融匯與營構,在繪畫創作中是一個鋌而走險的藝術難題。
近讀青年畫家鐘曦的綜合版畫《維度系列》和《速力系列》,這批既具“偶然性”又“隨機應變”的作品,體現了他對這一難題的觸摸,是其不由自主的某種理念意識的一種感性顯現。他一方面擺脫了對經驗生活表象的復制,另一方面又推卻了對文化符號的簡單拼接與重構,而進入一個稍縱即逝的、不可重復的、頗為自如而隨意的話語境地。因而,他的畫面給人一種似乎熟悉又陌生,仿佛偶然卻理智的感覺。那種在超然狀態下的視覺印痕,無不流溢著某種潛在的理念意識。其《維度系列》和《速力系列》中營造的理念世界是空間理性和時間理性及力感狀態的三維交織。他在偶然的視覺圖式與手感痕跡中,隨機地捕捉著對自然理念的領悟。特別是在整體視覺話語上,運用抽象語素的沖撞、穿透、交疊、聚散、游離、遲滯等手段,體現空間與時間速度與力感的對立統一,其間的理念含意通過不同的視覺結構和手感痕跡傳導。尤其是其中對版畫的特質——印痕的敏感與把握,顯露出作者聰敏的藝術靈性和扎實的專業素養。

《維度系列·裂痕》展示的是一種矛盾沖突。畫面在頗為衡定的視覺空間中,以一種強勁的力感來破壞這種衡定的視覺構架,產生崩裂狀和明顯的位移,形成視覺沖撞中不可遏止的態勢。使人奇怪的是,這種力感似乎來自于一種神秘的力源,幾縷柔潤的流紋,顯示了某種內在的緩沖。不過,斷裂是畫面的主體。它所內蘊的理念中含有沖力造成的恐怖、殘酷、破碎與分離。《維度系列·旋逐》的視覺結構較為穩定,似乎由某種束縛力和規則統轄著空間維度。然而,在緊促的方位與象限中,具有激烈動勢的手感痕跡,還是以不羈的行為復現了運動的空間力感和秩序。盡管力感表述有的平直,有的纖細,有的粗壯,有的沉靜,但都在不同的空間方位和內驅條件下旋逐。努力地表現著沖擠、掙脫、穿透、無序等視感狀態。可見這是關于運動力度與空間區域互維約束的矛盾理式和視覺感應,空間維度中不時隱現的黑白對比圖形就暗含這種矛盾的辯證統一。《維度系列·漲溢》似乎將某種不羈的力感引向畫外。透過奔放、游動而進濺的視覺狀態,呈現出張力、活力外溢的情境。可見,在《維度系列》中,畫家雖然既定了某種理性或理智的空間,然而又有意地破壞這種空間,體現出其對力感與空間運動的獨特思考。

如果說《維度系列》透溢的是空間與力度的矛盾理念,那么《速力系列》則把時間與力度的心象圖式進行了理念化的視覺表達。其中《速力系列·瞬》表現了力度的終極情境和狀態。力的瞬間感覺,不可遏止地向時間的深度沖擊,形成矛盾運動的焦點。然而,由空間張力所形成的視覺推移,又將遒勁的動力線和失控的速度感滯緩地呈現出來。《速力系列·游》的視覺基調和動感韻律,則具有動力的機敏與時間的反彈性。它所求取的是運動過程的婉轉切換和形式表現的敏感交替。這種頗為消沉的力感表述,反映了心跡歷程的精謹與細微。在畫面的視覺印痕中,狀態化的力感形象以相含、避讓、徐緩、遲滯等特征,融入了沉靜穩健的理念意味。可以說,這是力與時間矛盾的另一極端表現。它與《瞬》中的力感狀態,正是明顯的兩極走向。《速力系列·流》是對力的更為本質的消解,它展示了近乎于零的力感狀態。斷續、悠然,幾乎將活潑的力的形態凝化到無所適從的地步。無論是視覺圖式結構,還是手感運動痕跡,都具有一種受束縛、受范圍的感覺,仿佛是在靜默無奈中低吟著某種惆悵。可見,在《速力系列》中,畫家以其獨特的視覺感受表現了在時間狀態中力的感應圖式。以不同的精神蘊含和情感態度,駕馭著似隨意偶然的形象符號,在黑白規律的探求與理念追逐中,直抵版畫的抽象本質。
有必要指出的是,鐘曦對時空維度與速力感應的表現,是一個既現代又獨到的視角。其抽象多變的視覺語 言圖式緣于對中國現代水墨畫與現代書法的濃厚興趣與深入研究,以及對版畫各版種形式語言的長期錘煉與凝化。在十余年的創作歷程中,其版畫軌跡幾經變革。1988年以前,多對木刻版畫傾注心力,搜集整理民間木版年畫,從中汲取營養。但此時期的話語行為因藝術視野和語境氛圍相對狹窄等局限,多為對經驗現實的復述和對既定語系的模仿,缺少藝術取向的主動性。1988年至1990年他在中央美院版畫系專修銅版畫和絲網版畫。此間接觸了更多的藝術信息和語言資源,促成了他對版畫語言與表現意識的重新覺悟,開始在作品中自覺地承載具有前沿性的視覺語素和手感因質。1991年至1994年他在江西師大建立起江西第一個絲網版畫工作室,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語言探索。此期創作的數十幅絲網版畫基本超越了對經驗現實的模寫,而進入了對大文化的體驗與表現。并以《碑》、《墟》、《遠方》等作品連連入選國內外版畫展及全國美展并獲獎,引起美術界的關注。促使他對已有創作方式的動搖,在內蘊上趨向理念化,在媒材技法方面改為綜合版,是調到深圳大學之后。信息沖撞的開放環境使他的藝術觀念不斷演化,現代書法與水墨畫的靈動結構與意象色、形訓練了他制作中手感的隨機性、偶然性氣質。他力圖借用現代水墨畫中獨有的筆墨形式語言,衍化出具有現代審美意味的版畫形象符號,以捕捉內心深處的感覺,貼近個人情感。而創作中理念的生成則經歷了一個不由自主到自主追逐的過程。在對理念的形象化把握與現代化揭示中,無疑提高了鐘曦版畫的學術深度與專業品格,然而正如我們開頭所言,因這是一個艱難的藝術課題,無論是精神意蘊的深化還是新語系的完善,都仍需付出艱辛的努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