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女畫家邢儀的“曾經走過黃土地——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40周年·特別獻給曾上山下鄉的同代人”油畫展將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展出。本次展覽將展出她的100幅知青和陜北題材的油畫作品,作品散發著淳樸的氣息。創作知青題材是曾經有過知青經歷的女畫家邢儀30多年繪畫生涯的唯一主題。
40年前一個口號造就了一代知青,40年后的今天,當年朝氣蓬勃的知青已然走進“不惑”,知青的記憶已成為青春的回憶,而這份回憶幾乎成為所有有過知青經歷的畫家筆下不能忘懷的靈感源泉。女畫家邢儀當年在延安插隊4年后考入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后她沒有借此回北京反而又回到陜北工作,前后10年。邢儀說,20多年后,當她坐在北京的家中,坐在畫布前舉起畫筆的時候,腦海里浮現的全是在陜北插隊的生活場景,一幕又一幕讓她欲罷不能停不下畫筆。知青窯里的挑燈夜讀、打夯間的回眸一笑、勞模會上的自豪和欣賞、青春少年的淡淡傷感和惆悵,還有攔羊的、背糞的、紡線的……勞動與生活場景,都被畫家收進了時代的畫卷之中。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整整一代人的集體經歷和集體記憶,不管政治家、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如何評價這段歷史現象,這段歷史也不應該被遺忘,也值得記述和描繪。畫家并不承擔解釋、評價歷史的社會責任,畫家只對自己的靈魂和藝術負責。我要真誠的繪制出自己的作品,把我們知青的青春永遠留在畫布上,告訴人們,我們這代人曾有著一個怎樣的青春歲月。”同樣曾有過當知青經歷的知名畫家陳丹青很贊同邢儀的說法。
著名美術批評家張曉軍認為,邢儀的畫作處處充滿著感人的細節和感人的力量。畫家就是在知青生活的勞動細節中,在鄉村間瑣碎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了一種難得的真、難得的善和難得的美。
邢儀的作品曾多次被國內外友人收藏,她曾于1998年紀念知青上山下鄉30周年時,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過知青題材個展,在當時引起很大的反響,國內外十幾家報刊做了報道,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此做了專題節目;2008年5月邢儀又有5幅作品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知青主題展《青春敘事·中國知青畫家油畫邀請展》,其作品《三八節留念》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據悉,邢儀《曾經走過黃土地》展覽將持續到1月11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