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的寒流登陸中國腹地,似乎波及了藝術品市場。十七日在此間舉行的一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包括董其昌、吳昌碩等藝術大家的作品流拍,其中一件起價八百萬元人民幣的作品竟無人問津。
“整個市場都在萎縮,金融危機的影響已波及河南的藝術品市場,好多大買家持觀望態度。”盡管早有了心里準備,面對下滑的成交率,主辦方還是有些“失落”。據河南省日信拍賣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此次共計三百五十件拍品中,成交率約四成,重量級拍品均流拍,還有一些作品被迫撤拍。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名為“二零零八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的拍品有書畫、玉器和古玩雜項等,其中不乏齊白石的《貝葉草蟲》、明代董其昌的《山水》、清末吳昌碩的《富貴長壽圖》、當代油畫大師靳尚誼的《人物》等大師級書畫作品,有些還屬于藝術珍品系列。
拍賣會一開始,就使人感受到行業的冷清。作為首拍,齊白石三孫齊金平的書畫幾次叫價后無人“接招”,在拍賣師接連提示“買家叫價熱情點”后,最終以九千元成交,低于參考價。由李村創作的《花卉》圖,竟然以四百元的價格被拍走,還不夠交納拍賣行的手續費。
見此情景,臺下唏噓聲不斷,感嘆“這個市場何時慘淡到如此地步”。現場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的大環境下,藝術品成交率不可避免受到經濟形勢影響。此外,藝術品市場自身目前也正進入理性調整期。
記者看到,盡管如此,仍然有少量的作品賣出不錯的價錢,由徐東林創作的《七星劍傳奇》連環畫原稿,拍出了九萬五千元的高價;作家“書畫家”賈平凹、陳忠實兩人的作品,引起眾多買家的競拍,凸顯名人效應。
最終,三百五十件拍品在不到三個小時內拍賣結束,記者粗略計算,平均一件拍品競拍時間不到半分鐘,買賣雙方均表現得沒有耐性。叫價七百萬的李鐸作品《孫子兵法》、八百萬的吳昌碩作品《富貴長壽圖》一一遭遇流拍,沒有競拍者過問。
一位姓胡的藏家告訴記者,秋拍會遇冷固然有經濟因素,但參拍作品質量的良莠不齊也是藏家不愿舉牌的重要原因。“便宜貨再便宜也還是不值錢,千萬不能有撿便宜的心態。”
金融危機“寒流”襲來 河南藝術品秋拍遇冷
金融危機“寒流”襲來 河南藝術品秋拍遇冷
金融危機“寒流”襲來 河南藝術品秋拍遇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