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任天 翁家山貌 30.5×36.5cm 中國畫
看來余任天的影響力真是不小,既非雙休日,又不是健在的“大家”,12月5日“余任天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余任天百年誕辰藝術特展”、“余任天先生誕辰100周年緬懷座談會”、“余任天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博物館依次進行的時候,有關領導、余任天親屬、書畫名流、余任天粉絲數百,終日絡繹。余任天以及余任天詩書畫印這一天再次驗證一個藝術家和藝術家作品的經典性和受歡迎程度?!鞍倌暧嗳翁臁弊屗械綀稣呦硎芰艘淮螤I養豐富的藝術大餐,而且這一天西湖邊的梧桐、荷葉、楊柳沐浴明凈的陽光分外晚晴地詩意,這一天,連西湖都為余任天喝彩,因為余任天生前是最“不辱西湖”的西湖畫者,他畫西湖,畫西湖的月光花色、幽塢秀峰、小橋游船、飛燕棲鳥、時蔬野竹,晴晴雨雨,無不氤氳萬象、姿態綽約。
正像解放后居杭州的學院畫家不能沒有潘天壽一樣,試想如果杭州民間沒有余任天存在,那還有沒有可以和學院畫家中的魁首平起平坐的民間畫師?除了余任天,應該找不到第二個可以讓潘天壽內心敬畏的在野派領袖,余任天由詩書畫印、鑒藏文史的通走向大引起潘天壽的激賞,他們感性理性氣質上的兼融和審美情趣的偏于蒼潤雄健,使他們成為互相不可低估的知音,盡管余任天始終沒有進入學院殿堂教書育人,但他以過人的精明把自己詩書畫印的創作提高到了另立浙派的分水嶺。也許,潘天壽、余任天之后,再也沒有詩書畫印齊頭并進的可以笑傲浙江的藝術巨擘,他們對甜、俗、爛、迂畫風的打擊與校正誘發了新晉浙派的群雄逐鹿。余任天尤以在野身份深刻左右著杭州在野書畫家的藝術品味,只要當時能與余任天接觸的書畫家,無論年長年幼都對他心悅誠服,甚至還有一分感恩,因為他的事天不事人的藝術執著與抱負。恰如浙江文化廳廳長楊建新所言:“余任天先生品性樸厚耿直,隱逸淡泊,甘愿寧靜自守,不循常流?!?/P>
“病目”等逆境中的余任天“寧靜自守,不循常流”,所以邁向了成功,余任天比較徐生翁、應均的可貴處是他懂得將詩書畫印化雅化俗之間的分寸把握,他的詩書畫印都是食人間煙火而又超然物外、一任自然的結晶,君子不器:“謹嚴磅礴總凝神,筆鑄墨新古出新。千筆不難難幾筆,幾回搔首又逡巡。(題《潘天壽先生畫》)”
“千筆不難難幾筆”,藝術狀態生命狀態統一,表里澄徹的余任天是“難幾筆”也難不倒的一位扎根民間、法乳傳統、用志不紛、心手雙暢的天才畫家。
西湖,為余任天喝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