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不卡一区_欧美亚洲tv_久久青草国产手机看片福利盒子 _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_区一区二日本_伊人网在线观看_亚洲国产精品精华素_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官方微信

女金石書畫家談月色的生平與成就

女金石書畫家談月色的生平與成就

女金石書畫家談月色的生平與成就

時間:2008-12-10 09:30:22 來源:

評論 >女金石書畫家談月色的生平與成就

于畫書詩三絕外  冶金玉石一爐中                                                                
徐暢教授(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印社副社長)
   
談月色(1891.12.19—1976.8.5),原名古溶,改名溶溶,取晏殊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意,又依溫飛卿句:“惟向舊山留月色”,更名月色(圖1),號談十娘,晚號珠江老人。書齋名曰:梨花院落、舊時月色樓、漢玉鴛鴦池館。廣東順德龍山鄉人,寓居南京四十年。先生中年參加南社,畢生從事藝術活動,精書畫、金石、考古、善拓古物全形。尤以篆刻、畫梅、瘦金書造詣更深,素有“梅王”之譽,蜚聲海內外。著有《梨花院落吟》、《荼四妙亭稿》、《月色詩集》、《月色印本》、《茶四妙亭印草》、《茶丘契闊》、《中國梅花發展史》等。
 
一、身    世
 
    先生是女中豪杰。她那飽經憂患的曲折人生,充滿傳奇色彩的各種遭遇,使她成了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也給她那清癯的身影罩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環。她一生中最有傳奇色彩的三件事就是出家、還俗、當涂避難。
    談師的父親談伯開是一位土木工程技師。母親林氏生育她已是第十六胎。因為生于亥時,被封建迷信深深毒害著的雙親認為“亥時”就是“害死”父母,或者說“克死”父母。為了避免災難的發生,在她四歲時被送到廣州清泉街檀度庵寄養。此庵為粵中大剎,是清初三藩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為王姑出家而建。時有房屋百間,十宮女陪同出家,分十房各收門徒,歷來香火極盛。八歲開始誦讀佛經,入私塾三年在師父耀均的指導下讀書、寫字、畫佛象及梅花。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稟性穎慧,使她進步很快,師父甚為心悅。十五歲削發為尼,開始日夜為千家萬戶去操勞法事,實在是與心相違。
    1917年初某日,同盟會會員趙藩(護法軍政府交通部長)、李根源(廣東督辦)、蔡守(軍政府秘書長、財政顧問)[1]到檀度庵參觀游覽。是日適逢先生值日知客,接談中客人見先生愛好文藝、能書善畫、甚為驚奇。從此常為談月色的座上客,討論文藝,吟詩作畫。革命黨人高天梅從上海來粵,和程大璋等人都來看她作畫寫字。蔡守來往尤勤,歷時五載,成為文藝知己。蔡守的知交們竭力勸說他們結合。先生想到自己愛好文藝,應該創造文藝作品知名天下。可是,現在卻在庵中為佛事繁忙,有什么作為呢?考慮再三,終于接受了大家的美意。還俗后由高天梅、程大璋二位為媒,1922(壬戌)年與蔡守結婚[2]。
1936年秋。先生隨蔡守來南京。1937年日軍侵華,12月在南京施暴屠殺中國百姓。蔡守夫婦時已聞風避往安徽當涂。隨行還有畫家李桔叟。當涂失守,日軍屠城一周,蔡守夫婦又避入城東白紵山。為了躲避日軍侵略者的殘暴行為,她已改扮男裝,裝啞巴。一日三人在佛堂念經,日軍士兵沖進來搜尋婦女。談師急中生智在地上抹一把灰擦在臉上。蔡守在一紙上寫道:“三人男”,并遞給日本兵看。日本兵看后嘴里罵著離去了。此時三個人都已嚇出一身冷汗。回寧后,淮海路93號故居已成瓦礫,遂寓居鼓樓二條巷。房東見蔡先生做難民還帶有隨從,又不見太太來,甚為奇怪。第二天房東來看蔡守,聽談師講話才恍然大悟,大家會心地笑了起來。蔡守作《白紵山避難圖》記其事,當時寫的“三人男”字條也裝裱其中。在橫卷上題詠的名家很多[3]。
 
二、師承及藝術成就
 
先生經歷了一段痛苦的磨難生活以后,一旦獲得安定,她便全身心地去熱愛新的生活,拼命地追求藝術真諦。和蔡守結婚后,即在蔡先生的指導下研習書畫篆刻。又得到程大璋、陳達夫(兼善)、李鐵夫以及黃賓虹、王福庵諸大師的悉心指導,深受教益。
1928年8月,黃賓虹與陳柱尊教授(交通大學國學系主任)等應廣西省教育廳邀請赴桂林講學(《黃賓虹年譜》130頁)、游覽。特應老友蔡哲夫(守)談月色夫婦之邀,經廣州小游,授以筆墨變化之訣及中鋒執筆、篆刻奏刀暢達之技[4]。先生秉承名師教言并深研實踐,技藝大進。她擅花卉,品類很多,如曇花、杜鵑、荷花、牡丹等,尤工畫梅。她曾請篆刻家馮康侯刻“賓虹衣缽”一印,常鈐于畫腳,以示嫡傳和對大師的景仰。談師月色在花開季節常徜徉于山間梅林,五年三次赴廣州蘿峰觀梅,一季兩度到六榕寺賞梅,為便于朝夕賞梅寫生,甚至往宿于羅峰寺中,踏遍蘿峰三十里梅海;還長途跋涉赴蘇州鄧尉山、杭州超山觀梅。或與瓶梅相對,梅影四壁,對影寫照;白天凝思默想,夜則構思揮毫,所謂“一樹梅花一腹稿,與卿收拾寫生材”(月色詩句)。“十年偷學缶廬師(月),跁跒畫題跁跒詩。疏影暗香宜月色(寒),江南嶺表兩梅癡(月)。”[5]夫婦二人均好畫梅,所謂“一家能為暗香疏影傳神”[6]互相切磋。又轉益多師,研究吳昌碩、揚州八怪的畫梅技法與風格,在香港僅臨摹《湯雨生(貽汾)墨梅冊》就有十八遍之多,用功之勤可以想見。所以她能“胸有成梅”,以難見奇,別出心裁。“寫枝初學賓虹師(月),換得公卿幾首詩(寒)”[7]。1930年前后,蔡元培、胡漢民(1879-1936,廣東番禺人,圖2)、鄒魯(1885-1954,廣東大埔人,圖3)、古應芬(1873-1931,番禺人,圖4)、林直勉(1887-1934,東莞人,圖5)、于右任(1879-1964,陜西三原人,圖6)、陳銘樞(1899-1965,合浦人,圖7)、葉恭綽、葉楚傖、胡樸安、戴傳賢(字季陶,1891-1949,浙江吳興人,圖8)、陳融(1876-1955,原籍江蘇,寄籍于廣東番禺,圖9)、金梁(息侯)、周肇祥、王光烈、胡石予、趙式銘、陶小柳、劉成禹等數十位名流為《月色梅花冊》(2冊)題簽或題詠。林直勉題:“蔡夫人談月色行篋畫硯”,蔡元培為題“蔡夫人談月色畫梅硯”。鑒于先生畫梅的造詣與聲譽,1931年11月蔡元培領銜書寫“談月色畫梅約”潤格刊登在《藝彀》創刊號上,具名者有于右任、胡漢民、孫科、張繼、林森、戴季陶、葉楚傖、邵元沖、鄒魯十人。1931年談師的一幅《墨梅圖》應英國人邀請參加了他們舉辦的“中國畫展”,并收入了紀念冊中,受到主辦者的激賞[8]。
先生畫梅上承宋元遺風,下繼明清筆意,尤其得賓虹大師“三筆七墨”法的真傳和吳昌碩及揚州畫派的意趣,筆墨精進,揮灑自如。談師最顯赫著名的繪畫是1935年畫的《蟠龍墨梅通景》(一丈見方、四軸)[9],為其平生得意之作。1931年初,先生時居廣州,書畫家方樹梅(字癯仙)自滇南來訪,談及云南晉寧蟠龍山有元梅,粗可合抱,花大如桃(花)。這番話激發了她的創作熱情。是幅樹干以潑墨為之,篆籀筆畫枝,老干新枝,樛曲萬狀,腐洞干裂,苔蘚鱗皴。疏影橫斜,冷香溢紙,疏密相宜,氣韻生動。墨氣淋漓,渾成高古,有龍蠖蟄啟之勢,在筆墨之間有一種豪邁俊逸之致,表現了梅花的堅貞不屈的精神和殊麗俊逸的姿情韻味,受到藝術界的激賞。至1937在畫上題跋的知名人士有蔡元培、于右任、章太炎(篆書“盤龍古香”)、馮玉祥(隸書“此是春風第一枝”)、李根源、張繼、程潛、柳詒徵、汪東、張默君、張光、關賡麟、王燦時、柳亞子、林損、金元翮、金元憲、王謇、李小緣、張祖銘、鄭岳、徐英、蕭嫻等五十余人,成為民國時期著名書家墨跡集錦[10](圖10)。
名詩人關賡麟贊曰:
        舊時吹笛憶梅邊,墨暈華光久失傳。
        留得蕭洲家法在,不妨閨閣有逃禪。
    段拭又評曰:“月色女史學長以賓虹師‘三筆七墨法’寫梅,直逼宋元,無咎不得專美于
前者……”。華光長老僧仲仁,創墨梅法。南宋畫梅名家揚無咎字補之,號逃禪老人,江西清
江蕭洲人。
柳亞子題詩曰:
貽我黃楊印,題君墨梅圖。
瓊瑤無以報,慚愧對林逋”。
他們都把談月色與宋代詩人、畫梅名家楊無咎、林逋相提并論,可謂贊譽之極。這幅畫是1936年秋蔡守夫婦在南京舉辦書畫篆刻展中最大的一幅,也是最精采的一幅,轟動一時,知重當世。時人因此譽談師為“梅王”。
談師早年對《陳簠齋手拓古印譜》用功甚勤,又得賓虹先生藏印原鈐《集古鉩印存》等印譜相參稽,上啟周秦古璽、漢印,下迄明清諸流派,均有較深的研究。尤其對晚清吳讓之、趙之謙諸家的作品兼收并吸,對黃士陵尤為心折,轉益多師。中年以后受黃賓虹、王福庵影響很深。沙孟海《沙村印話》記曰:“月色故以畫梅著稱,余但知其能詩,未知其并能印。近來時獲讀所刻印,下筆有法度,蓋得哲老與賓虹之指授者”。1928年秋,易均室(忠籙)集拓王福庵篆刻精品百事并加以品評[11],寄贈蔡守。她從中得其濡染。1930年寒食節,哲老應蔡元培之邀由廣州赴南京商討籌備中央博物院事宜籌備會。王禔(福庵)時客金陵,長印鑄局,正值欲回杭州、上海趨蔡府辭行。蔡、談“合作詩畫一幀見貽”,福老即席揮刀刻就朱文“寒月吟”一印酬之。談師為福老的印藝所折服,當即拜福庵太先生為師,互訂師生之誼[12]。先生的印藝深得牧甫、福庵風范、方圓并用,遒勁而能秀美,皖派浙刀,章法疏密相應,配字隨遇而安。1933年先生的篆刻技藝已嶄露頭角,以古璽、漢印、隸書、佛像圖像印、圓朱文見長,尤以瘦金書、《吳天發神讖碑》字入印最為創舉,朱文漢鏡文印最為獨步。因為南社社友的廣泛推薦與宣傳,“一印脫手爭提攜”,求印請畫者遍及全國廿一個省區,聲譽隨之雀起。1936年春,冒鶴亭思念先人冒辟疆(巢民)所建“水繪園”之齋館名,曾一一請陳協之與馮康侯補刻,以貽后人。同時請談月色補刻“影梅盦”、“艷月樓(董小宛居所)”兩方。她精心構思,有典有則,刻得精采非凡,從此篆刻聲譽日隆。
    1936年秋,蔡守應國史館館長張繼之邀來南京任國史館編修。哲老來寧首先舉辦夫婦書畫篆刻展,轟動一時。此時哲老與賓虹太老師又應蔡元培先生之邀同任中央博物院金石書畫鑒定研究員,過從甚密,談師受賓翁教益更多。先生技藝日臻完美,求書、畫、印者比肩接踵,應接不暇。友人有“冠蓋云集”之說,可謂盛況空前。哲老有《月色廚下煎魚,有人督書聯,寫罷魚已枯,不能食矣,口占一首》[13]記其盛,詩曰:
        長安乞米瘦金書,促迫何堪急急如。
        放下煎魚來拾筆,書成已嘆食無魚。(圖11)
此時談師潤筆收入頗豐,蔡守詩云:
        饑驅上京華,相隨有月色。
        金陵鬻瘦金,白門見雪白。
……[14]
蔡守在印學界聲譽頗著,有人誤以為她的印作系哲老代作。為此,哲老有詩[15]答曰:             
衰翁六十眼昏昏,治印先愁臂不仁。
        老去千秋有鈿閣,床頭翻誤捉刀人。
    史載:韓約素字鈿閣,系梁千秋(袠)的侍姬。幼識字,能擘阮度曲,兼工琴。嘗從袠學篆,遂能奏刀,頗得梁氏家法。喜鐫佳凍(凍石),不喜作巨章。名流巨公認為鈿閣圖章較重于梁袠。蔡守以此為喻,可見他對談師的高度評價。
    先生書法初學柳公權,清剛挺秀,后改習宋徽宗瘦金書,但用筆更為瘦硬剛健,提按鉤趯似鐵劃銀鉤,結體秀美端莊,有一種瀟灑俊逸的情趣。嘗見談師以小楷瘦金書寫《蔡守碑文》、《寒瓊遺稿》(圖12),秀美精麗,端莊方正,雍容大度,傾注了先生的思想感情。“舞蝶迷芳徑;丹霞煥晚庭”(圖13)、“萬樹梅花千斛酒;兩箱金石半床詩”,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五十年代的作品筆畫豐滿,用筆更加老辣蒼勁,灑脫超逸,字里行間充滿了一種所向披靡的堅強意念,取勢更為迅疾,力透紙背。八十三歲時,心臟病初愈,但角膜生翳,連折格痕跡也看不清,只是信手書來,卻更恣情肆意,結字險絕,筆筆有法度,布白錯落有致,已是人書俱老。
    先生各體書皆能,并能融入印中,故能默與古會。漢印或雄渾樸茂,或遒勁雋美,如“孫科私印”(圖14)、“白崇禧印”、“梁寒操印”、“吳人杰印”、“張昭漢衡文印”、“儀漢齋”(張默君齋號,圖15)等皆各有風姿。古璽則古拙蒼渾,謹嚴精妙,往往能把金文、甲骨文、石鼓文這些時代不同風格稍異的文字,統一于勁挺秀麗的風貌中,如“九八老人丹陽馬良相伯”、“邵力子”“馬午”(圖16)、“鑾陂清賞”(圖17)、“鄒魯”(圖18)、“談月色璽”、“黃葉樓藏”、“白于堂藏”、“子庚夫婦書畫”、“黃賓虹”(圖19)、“謝邦英”(圖20)、“馬小進”、“彝浩”(圖21)、“何肇嘉”、“龍裕鈞”等。“狷叟”(圖22)、“景袁堂藏書印”等則是《吳天發神讖碑》字入印。“吳興王震”(圖23)、“一亭長樂”(圖24)、“孝臧”、“名縉”、“丁丑十一月七日太平府劫后之筆”(圖25)、“寒月同好得者寶之”、“二李研齋”、“牛兒年”、“丙子冬得宋琴元畫”(圖26)等,或純為漢隸,或純為古隸,或粗獷,或精麗,皆能自出機抒。“蔡竈”(圖27)、“徐仲仁”以鳥蟲書入印。“柱尊章草”(圖28)則是草書入印,較為少見。常雙印是為她的創造,如“談月色、蔡哲夫”(圖29)[16],構思奇巧,寓意深刻。刻小印也能端莊秀麗,如“盧”、“子樞”、“均松”三印都只有0.7厘米見方(圖30)。她受福庵太老師的影響很深,圓朱文最為見長,線條細若游絲,婀娜嫵媚,布白精麗巧思,方圓并用,疏密得體,優美典雅,秀逸清新。曾為蔡元培先生刻“蔡元培印”(圖31)“月色瘦金”(圖32)等則津逮于宋元,彌淪于完白(鄧石如)、悲庵(趙之謙),皖派而浙刀,線條圓轉瘦勁,粗細不勻,自然拙樸,筆意刀痕清晰可見,可知奏刀大膽,不假刮削和修飾,有自家面貌,為平生得意之作。“樗散常稱老畫師”(圖33)為嶺南派名畫家陳樹人(哲)所作,委婉多姿,含剛健于婀娜之中,有秀逸剛勁的韻致。“姚光劫后所得”、“番禺李天馬藏古璽印譜”、“同夢筆生花館”(圖34)、“筆底能開傾刻花”、“月色白下賣畫覽書”(圖35)、“不蠹齋印”、“鞭景(影)樓藏”、“梅癡書屋鑒賞”、“健生長壽”“拙翁”等等,以及上世紀五十年代刻的“江山如此多嬌”(圖36)、“南京圖書館藏”(先后刻三印,圖37)、“月色拓本”、“思靜齋主”、“冷艷”等都是她的圓朱文的代表作。
漢金文入印先生獨步印壇。“蔡氏作竟(境)自有意”(圖38)、“悲歌館主張號咷藏書” (圖39)、“蔡哲夫談月色同游白下所作”、“饒宗頤印” (圖40)、“程潛印信”(圖41),以及于右任先生命刻的“青溪詩社”等則篆隸相參,精勁靈秀。“人間何處有此境”等印又參有圓朱文的意蘊,流暢秀美。磚瓦文入印則有“南昌城磚”(圖42)的精麗,“居易齋”、“吳霜厓藏書” (圖43)等的拙厚古樸。“黃葉樓藏”(圖44)卻取法古籀,雄強蒼勁,意趣高古。
先生以瘦金書入印最為創舉,是印學史上的一大創新。有詩[17]贊曰:
……瘦金書入印,欣賞有時賢。莫嘆鑿山骨,奏刀能攻堅。
……利市寫宜春,潤豪過半千。半千可卒歲,壓歲多多錢。
……
瘦金書入印前人未有嘗試,因其書取縱勢,要把碩長挺秀的瘦金書融入印中,難以協調。但談師深諳其書意蘊,通其變化,伸縮自如,故能隨遇而安,自然天成。“業凈山房”(圖45)、“月色畫佛”(圖46)、“書禪”、“虎口余生”(圖47)、“龍沐勛印”、“林妹殊”雙靈朱文印(圖48)等印筆畫瘦硬勁挺,金鉤鐵劃,撇捺鉤趯出鋒犀利迅疾,體現了力透紙背的筆力。字體稍縱,更見行氣。月師精湛的書法造詣和沖切并用的刀法把瘦金書飄逸挺秀、風神逸宕的風致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更加蒼勁,的確是印學史上的一大創舉。
    談師治印崇尚氣韻,面貌雖多但無霸悍之氣,全以線條的柔和、剛健,朱白的對比效果來打動讀者。配字時注意各字之間的協調,以產生疏密有致,虛實相應的整體效果,形成秀麗典雅、清潤蒼勁,變化有則,神與骨俱得的藝術風格。
    1967年,先生已七十六歲高齡,曾用朝天宮宋瓦殘片刻毛主席詩二首,每片長寬在10厘米左右,隨形就篆,古拙樸茂,印風多變,刀法老辣果敢[18]。雖屆耄耋之年,腕力猶不減當年。可見女子篆刻也有不弱于男子者。
    先生尤重文字學的研究,重視用字的準確性,常訓誡弟子不能妄為拼湊。嘗為劉三刻“黃葉樓藏”一印,“樓”字從宀從曲,作★,邊款曰:“《爾雅》狹而修曲曰樓。《樓鄉磚》作★,與《爾雅》合。”在為陳彥通刻“鸞陂清賞”藏書印的邊款中注明“賞”與“鸞”的金文寫法和出處。她刻邊款有兩種風格:一種古拙似晉碑;另一種密行的細字,似金冬心(農)小楷。可見用刀與用筆的不同。
先生治石功力尤深,且能鑿山骨,摹泐肖象古樸秀逸。又善鐫硯,筆力遒勁,刀法嫻熟。時林直勉、蔡元培書“蔡夫人談月色畫梅硯”、“蔡夫人談月色行篋硯”都是談師摹泐奏刀,皆能得其筆墨意蘊。桐庵瓶硯由蔡守作銘,談月色書、刻,形神俱得。時人稱其硯譜“遠出昔之鈿閣、(顧)二娘之右”,是為的評。她曾從同盟會會員、“革命美術家”(孫中山語)李鐵夫學習西洋炭筆畫、雕塑,能繪人物[19]。《月色夫人寫茶村象》刊于《國藝》雜志二卷一期(七月號)上,名人題詠甚多。
    辛亥革命元勛、國民黨元老、高級將領、文化藝術界耆宿、聞人求索書、畫、印章者甚伙,如孫科、李宗仁、李烈鈞、姚雨平、馮玉祥、李濟深、居正、邵力子、程潛、梁寒操、何健、陳銘樞、陳布雷等等;兼以書法名世的張繼、葉楚傖、馬相柏、蔡元培、柳亞子、靳志、李根源、柳詒徵、高吹萬、陳陶遺等等;書畫家王震、林妹殊、黃君璧、饒宗頤、李天馬等等,賓虹太老師晚年用印也多命談師刻制;文學家姚光、吳梅、汪東、陳方恪、劉季平、關庚麟等人的印章多出自先生之手[20]。先生的印作可以編為《談月色閑章印譜》、《民國名人姓名齋館印譜》,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詩詞學家吳梅、柳亞子、冒廣生(鶴亭)、龍沭勛(榆生)等都有答謝之辭。南社趙式銘題《月色印本》詩曰;
        寒瓊辨古如然犀,月色刻石如削泥。
        腕底颯沓風凄凄,自出新意超凡蹊。
        ……
    龍沭勛認為她的印作是可以藏之名山,最終會刊印流傳于世,名著印史的。作《小重山》詞曰:
        腕底神來與古謀,直攀秦漢上,費冥搜,幾人夫婿擅王侯,鈐封字,范出小銀鉤;
        長羨鳳鸞儔,忍饑同十隱,思悠悠,藕花零落不勝秋,藏山業,梨棗愿終酬。
    蘇曼殊對她的畫、印藝術甚為推崇,曾贈詩曰:
        畫人印人一身兼,揮毫揮鐵俱清嚴。
        ……
太炎先生好友、柳亞子的老師、國學界宿儒金鶴望為《月色印本》題簽。友人索畫求印或唱和稱頌的書信、詩文充篋盈箱,“文革”中為避禍端,用其作炊事之薪達一月有余,眾多珍貴的名人手跡、文史資料盡付于火,實在可惜。
    一位女性能在藝術上取得如此高超的成就,除了自身聰慧、勤奮的主觀因素外,還有客觀的因素。首先是師友甚多。她得到其夫蔡守的長期指導,又得黃賓虹、王福庵的傳授,并與蔡守的好友、或印鑄局的同事,當世的考古學家金梁(息侯)、周肇祥、篆刻名家鄧爾雅(萬歲)、陳達夫(兼善)、唐醉石、王光烈(昔則)、簡綸(琴齋)、楊天驥(千里)、壽璽(石工)、李尹桑、沙孟海、馮康侯、徐文鏡、吳樸堂等皆有交流,經常得到指教或研討藝事,相互砥礪,廣采博取,變匯通融,不囿于一家之說而自成面貌。其次,蔡守長期從事金石書畫的研究與考定鑒別工作,蓄藏豐富。談師自己也曾從事考古、博物、圖書館工作,得觀古器物、古印、印譜、金石拓片等文物甚豐,擴大了藝術視野,從中汲取養料。甲骨文、金文、詔版、殳書、秦隸、漢額、封泥、瓦當、陶文、錢幣、漢金、磚銘等皆能融人印中,得心應手,自出機杼[21]。1928年以后,先生任黃花考古院研究員,曾親拓石佛像百余尊。她的陽刻佛像圖像印(圖49)慈眉善目,傳神寫照,大概是得力于這時的積累吧!同時又任廣州博物院發掘專員,精心修復,粘合殘陶四十余事,收拾南越殘瓦、漢碑不下千件。手拓明代張二喬墓摩崖名人題詠拓本數十紙,為保存歷史文物作出了貢獻[22]。
1935年春,蔡守獲舊拓剪裱本《宋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石》一冊,每頁六行,行六字,都十二頁,紙、墨甚精,闕額。于右任、方若、金天翮為題。于右任題曰:“宋徽宗書神霄玉清萬壽宮詔舊墨脫,月色社嫂工瘦金書,獲此舊本緟裝,屬為書端。”此冊將影印行世,月色師在《國學論衡》1935年第五期上刊登文章,“謹征國學會會友題詠或跋賜寄,當以畫梅為報”,應征者頗伙[23]。
她還能善拓古物全形,時人評價甚高。陳器伯壬辰(1952)年正月題《談拓金石陶器冊頁》中贊曰:
        月色工治印,突過韓約素。余事精拓本,石墨亦獨步。游心于物外,盎然得天趣。
        唐碧手自摹,陶器并眷顧。所攝惟其神,應無毫發忤。烏金或蟬翼,妙搨任參互。
不露銀錠紋,手痕隨勻注。片羽留吉光,往往見規度。珍視慰幽賞,窆有神靈護。
    再者,談月色于詩、書、畫、印皆有修養,藝術造詣與多方面的藝術修養相輔相成[24]。在藝術的天地里,用宏取精,引伸觸類,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即印家所言“印外求印”、“印外之功”。陳寥士有詩贊賞她具備多方面的藝術修養,詩曰:
        于畫詩書三絕外,冶金玉石一爐中。
        白文妥貼朱文健,篆筆清剛鐵筆融。
始信兼才無不好,從知絕詣盡能通。
        管城未許渾閑卻,深淺蛾眉畫更工。
 
三、書品即人品
 
    “文革”中,有人在報上載文批判瘦金書為“亡國之書”,談師說:“不對!為什么叫瘦金書?這是因為它瘦硬、勁挺,書到瘦硬方通神嘛!怎么是亡國之書呢?盡管宋徽宗是亡國之君,但他在文藝方面的才能以及為發展書畫藝術而作出的貢獻是不可抹煞的。”先生一席話,正如張長史授顏魯公所言:“非志士高人,詎可與言要妙?”《藝概》云:“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姜白石論書以“人品高”為第一,傅青主亦謂“作書先做人”,黃牧甫刻“但視其字知其人”一印,都強調“字如其人”。藝術是作者精神(或曰思想情操)的寄托,性格愛好的反映。先生一生歷盡坎坷和磨難,但堅韌不拔,“歷劫不磨”,表現了堅強不屈的精神。幼年雖入庵堂,卻能正視人生,勤學若練,奮發拼搏,表現了堅韌頑強的毅力。從寺院還俗是參與進取意識、創作意識、自我表現意識的強烈反映。談師習楷先習柳,進而選攻瘦金,就是這種心境的反映和追求。
    1937年12月日軍在南京施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1938年4月先生回寧,在淮海路住宅廢墟中僅拾得“三個陶瓶兩古磚”,終年苦心經營收藏的古董盡付于火,破國亡家之恨并上心頭,于是賦詩三首述懷。蔡守夫婦在廣州收藏的千余冊善本書籍、碑帖、印譜、畫冊及眾多文物亦毀于日軍侵占廣州的戰火之中。談師刻“丁丑十一月七日當涂罹難,戊寅八月二十八日廣州家破”(圖50),“寒翁六十家破后登來”數印,寄托自己憤懣的心情。日軍在當涂屠城一周,“燒城七日火不歇”,蔡守夫婦身臨其境,感受最深。“連宵慘不敢歸房,忍耐饑寒坐佛堂。……殺聲滿地犬狂吠,烽火橫天月不光。……”就是日本侵略軍屠殺中國人民的真實記錄。談師刻“丁丑十一月七日(當涂屠城第一日)亡人”、“丁丑十一月七日太平府劫后之筆”、“虎口余生”、“巨劫余生”、“劫余生”、“劫稿”、“憂患余生”、“還我讀書身”、“八口四分無恙十年三劫余生” 等印,以示對死難同胞的哀悼和對日軍殘暴行為的憤恨和譴責,以及憂國憂民的情懷。
    蔡守寓居鼓樓二條巷——明末愛國志士杜茶村(杜濬字于皇)故址,以杜茶村自況,自署居所為“茶丘”、“茶四妙亭”、自號“茶丘殘客”,只與詩朋畫友來往,不為汪偽官吏,堅持民族氣節。談師“惟仿嚴君平、謝疊山例,鬻畫治印以自活”[25],維持一家的生活。蔡守夫婦多畫梅、石(“蔡石談梅”),用志堅貞。她曾刻“無欲則剛”、“愛人以德”、“歷劫不磨”等印贈南社后期社長姚光,意在發揚南社提倡的民族氣節。她刻“當涂巨劫”、“居鐘(山)明志”、“晚晴”等印章表達了先生愛國愛家的志向和不向兇頑屈服的剛強意志。“城春草木春在堂,春非我春更憂悒。”先生寧愿過貧困生活也不為汪偽服務。冒鶴亭時語人云:“月色與寒瓊同貧苦,家無傭婦,萬事躬親,并以仆事篆刻為活計。但每見人貧苦,必竭力資助,洵當世難得者。月色每見人貧苦,必竭力傾助。”[26]從中可見其勤勞、賢惠、善良的品格。
    1941年1月蔡守因心臟病無力醫治而謝世。友朋為登報求賻,友好多有饋贈,全因友人資助才勉強辦完喪事,其慘淡如此。越明年,談師醵資刊行《寒瓊遺稿》。談師筆耕不止,以書、畫、印奉答資助者。賓虹太先生曾為書一幅篆書聯[27]曰:
        留觀阿堵傳神畫;
        散去長門賣賦金。
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并在跋語中對先生勤奮治藝的精神甚為嘉許。
    鄭逸梅曾贈詩給她:
        調粉染脂筆不干,春痕秋色入冰紈。
        傷心檢取歸來稿,簾卷西風李易安。
時人多把蔡守、談月色夫婦比為宋代金石學家、詩人趙明誠、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夫婦。先生為蔡守《印林閑話》審校并抄錄復本就是生動的一例。蔡守《印林閑話》于1934年在香港《華字日報》連載,該文集印史、印論、技法、印人、流派、用具及所見名印為一書,闡發印學精微,頗多卓見,知重當世。“其后天涯浪跡,變亂頻更,行篋漂零,稿多散佚,即此作亦不知遺失何所。”十年后,即1944年春,南社晚期社長姚(光)石子在書肆以重價購得《印林閑話》抄本,并寄給先生,云“蓋為同嗜者轉錄報端,裒然成帙,復流落于書賈。”“石公篤念交誼,將以此冊印單行本,恐所錄訛誤,屬為校正。”先生因“原稿渺不可得,只以昔所聞于寒翁(蔡守字哲夫,號寒瓊,晚號寒翁等)粗可記憶者,稍加勘訂,并附(寒)翁續論數篇,還諸石公。”先生在這篇跋文中感嘆道:“昔人云:一生一死,交情乃見。余不僅喜得讀寒翁佚作,而深致感石公之尚義。” 此抄本后由姚石子家屬連同藏書四萬余冊皆捐獻給上海市文物保管會,現藏于上海圖書館,筆者曾于上世紀八十年代赴上海在圖書館中閱覽過此本。談師月色為了自己能保存寒翁佚作,花費時日與精力手抄一復本(圖51),后贈我保存,對我的印學研究多有助益。
先生氣度不凡,潛心藝術而不與人爭名奪利,不妄評他人之長短,不炫耀自己的顯赫成就,嘗刻“一刀雕斷是非根”為座右銘。與先生座談皆言他人之長,點滴之恩,思涌泉相報,故先生能與同道相友善,深得時人之盛贊。先生晚年居峨嵋嶺十四號,閉門謝客,甚少交往,淡泊于名利之紛華,而孜孜以授徒,高風亮節,令人敬佩。五十年代,先生就把有關廣東的文物送回廣州,捐獻給廣州市文管會。七十年代又將保存完好的一大箱名人字畫,包括她自己的佳作精品如《蟠龍墨梅通景》、蔡元培題跋的《曇花圖》及記載蔡、談一生藝術生涯的著述手稿《茶丘契闊》等捐獻給南京市文管會。先生一生愛國家,愛民族,重晚節,揚正氣,錚錚鐵骨,言行一致。她的印作與她的詩、書、畫一樣,都較好地反映了她的思想感情和品格。她的人品與她的書品、印品、畫品完全得到了統一。1962年香港《大公報》以《談月色金石》專欄介紹她的篆刻藝術。1974年8月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近代廣東印人遺作匯編》[28]中收有她的簡介及印作。1989年8月臺灣篆刻專業刊物《印林》雜志專門出《談月色專輯》介紹她的篆刻藝術,發表60余方印作,給予很高的評價。
    建國初,因柳亞子向毛澤東主席推薦先生的篆刻藝術,遂由民政部門通知談師為毛主席治印。談師以瘦金書、圓朱文入印,分別刻制了“毛澤東印”、“潤之”兩印。“刻奉潤之主席,睿鑒存念。”1952年至1958年,先生曾三次假江蘇省美術陳列館舉辦“談月色書畫篆刻展覽”,影響深遠,人所共譽。由于她在藝術事業上所取得的成就,1955年她被省政府聘為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1956年以后先后被選為第三、四兩屆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省政協委員、省文聯委員,連續四屆(第二至第五屆)被選為市人民代表,政府和人民給了她很高的榮譽。
    自古以來,女子篆刻家甚少,兼能詩、書、畫者更寥若晨星。先生以金石書畫藝術終其一生,勤奮拼搏,既能繼承傳統,又有創新精神,名滿海內外,成為現代藝術家中一位卓有成就的大家,是值得我們稱頌和紀念的。
                                                       
                                                   
癸未年六月徐鬯再稿于
南京龍江船廠遺址東側之碧樹園
   
1931年10月謝英伯在廣州創辦新民學校,又在黃花崗開辦考古學院,蔡守、談月色入院工作。其間,蔡元培、于右任、張繼為和平使者到廣州,應邀到黃花考古學院訪問。10月9日,蔡元培在談月色畫的《《曇花圖》》上題書“曇花一現能垂千古”(此畫現藏于南京博物館)。于先生為女書畫篆刻家談月色題“月色夫人墨梅冊”簽題、“月色墨梅冊”扉頁(圖●,墨梅冊由筆者收藏)
1931年11月蔡元培領銜書寫《談月色畫梅約》潤格刊登在《藝彀》創刊號上,先生參與其事。(《藝彀》)
 

注釋:
[1]、參閱《蔡守生平》,刊《書法研究》1999年第4期112~124頁。
[2]、本文參考談師月色所撰《談月色簡歷》、《蔡守簡歷》及平時口授。有些史實則參閱《寒瓊遺稿》及談師所藏當時之剪報。
    [3]、[27]、該圖現由南京博物館珍藏。
    [4]、賓虹先生為示范用筆用墨之法,特繪山水立軸一幅相贈,題曰:“用筆如錐畫沙,如屋漏痕,如折釵股;用墨有濃、淡、碎、積、潑、宿、焦七法,此畫之正傳。月色夫人印可。賓虹。”月色師有隸書邊跋曰:“戊辰七月廿四日,黃先生賓虹從桂林看山,返櫂道出廣州,過訪寓齋,面授用筆用墨之法,即寫此幅為贈。庡絓齋心當永永為模山范水,畢生坐臥其下,或可悟筆墨妙也。所鈐乃‘孟邦’二字古玉印覆斗鈕,水銀沁。先生愛如頭目,常佩帶者。且先生此次到粵,僅畫此一幀耳。月色女謹誌。”在畫心之下,龍城段拭(無染)有一長跋。
[5]、[7]、[13]、[15]、[17]、引自《寒瓊遺稿》56頁、54頁、72頁、79頁、84頁。
[6]、此為于右任題《月色夫人墨梅冊》第五頁三豎欄白文印印文,印面5.4厘米見方,此冊鈐印大多可據風格判為談師之早期印作;林直勉題簽《月色夫人臨雨生墨梅冊》所鈐記的印跡也多出自談師之手。
 [8]、見《月色夫人墨梅冊·香港警察司胡樂甫夫人謝函》,該展覽獲利頗豐。
    [9]、詳見拙文《古雪蘊胸  冷香溢紙——漫談畫梅》,《藝術世界》1982年第六期;《蟠龍古梅通景》,《文化娛樂》1983年第九期;《舊時吹笛憶梅邊》,《西泠藝叢》第八輯(1983.12);《女書畫家談月色》,《西泠藝報》第七期1985年2月10日。
[10]、同[2]。1947年《蟠龍古梅》第一軸連同《蘇曼殊畫冊》(22幅)等文物被盜,現在的第一軸為補畫,原蔡元培、于右任等人的題跋皆無法補題。參見鄭逸梅《南社叢談》512頁談月色《失所藏曼殊畫》詩。
[11]、見拙文《書印璀璨  交相輝映——易忠籙跋〈王福廠印本〉》,《中國書法》2002年第10期第77~80頁。
[12]、“寒月吟”朱文印由談師贈予筆者保存。
[14]、引自《寒瓊遺稿》61頁《和龔定庵寒月吟原詩五首之一》。白門為南京之別稱;雪白即白花花的銀子,喻潤資。
[16]、詳見《漫話“常雙印”》,《書法導報》2003年第8期(2月19日)第3版,附圖談師月色刻“談月色·蔡哲夫”、拙刻“徐憬·徐忞”兩方常雙印。
[18]、此套殘片現由筆者珍藏。
[19]、見談月色《李鐵夫師事略》,刊《藝彀》創刊號,1932年6月。
    [20]、本文所舉印例、邊款等皆見《月色印本》(金鶴望題簽、趙式銘書序,12冊)、《茶四妙亭印草》(馮若飛題簽,10冊)等,茲不一一注明。
[21]、詳閱《腕底神來與古謀》,臺灣《印林》雜志第十卷第四期(1989.8)“談月色專輯”。
[22]、蔡寒瓊、談月色《發掘東山貓兒岡漢冢報告》刊《考古雜志》第1期(1931.1)。《南越瓦椎附瓦當》冊頁談月色1942年跋曰:“南越王宮殘瓦于1929年發現,土人嘗發掘出售,好事者重值購之。余特制是箋,專拓此瓦,搜拓將有千頁……因拓以行裝副頁,奉于同好……”
[23]、詳見徐暢《蔡守生平》,《書法研究》1999年第4期112~124頁。
[24]、詳閱拙文《談月色齋館印風格簡介》,《書與畫》1987年第四期;《談月色與藕絲印泥》,《書法藝術報》1988年12月20日第十二期;《腕底颯沓風凄凄——談月色印藝品賞》發表于《中國書畫報》第49期(2000.6)第四版;《畫人印人一身兼——記談月色先生》,《篆刻》叢刊第一期(2000.2)34~36頁、封底;《腕底神來與古謀——談月色的篆刻藝術》,《中國書法》月刊2000年第11期66~68頁;江蘇省南社研究會《南訊》第15期(2001,8)139~142頁轉載。
[25]、王蘊章語,見《順德蔡哲夫先生花甲之慶徵求著述刻資啟》,鉛印件,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六月二十四日印刷單頁。
[26]、見蔡寒瓊《白門草雜記》手稿本,現藏筆者處。
[28]、上世紀八十年代,與香港友聲印社社長鄧昌成先生有書信交往。時鄧先生被譽為“海峽兩岸印藝交流的橋梁”,為大陸與臺灣的篆刻藝術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香港《大公報》、臺灣《近代廣東印人遺作匯編》有談師的印藝介紹即昌成兄見告。又特約我撰寫談師的稿件轉往臺灣《印林》雜志發表,時兩岸信息、郵路不暢也。
 

徐暢 1941年4月出生,男,漢族,祖籍浙江桐鄉。教授,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印社副社長。研究于右任與標準草書、先秦古璽。發表論文數十篇;執編《于右任先生手札》,主編《中國書法全集·春秋戰國刻石簡牘帛書》、《中國印風系列叢書·先秦印風》、《中國篆刻全集·先秦古璽》、《中國書法全集·先秦古璽》等書。
家庭住址:南京市龍江小區碧樹園45號102室    郵政編碼:210036  
電話:025-86202874
編輯: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回到
頂部

客服電話: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備09018606號-1

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自拍偷拍欧美一区| 欧美色图在线播放| 天堂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天堂资源www在线| 国产精品私房写真福利视频|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 www.91在线| 123成人网| 三级电影一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中文在线| 日韩成人xxxx| 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 久久九九精品视频| 亚洲福利免费|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永久免费| 日韩免费影院| 成功精品影院| 日日夜夜免费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欧美mv日韩mv国产| 成年人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欧美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动漫|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h在线观看| av2020不卡| 成人在线国产| 99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丝袜丝交足nylons图片| 天堂成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综合色婷婷| 午夜丝袜av电影| 香蕉久久一区| 日韩精品久久理论片| 天涯成人国产亚洲精品一区av| 最新黄色片网站| 日本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国产精品|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日韩电影网址| 亚洲盗摄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手机在线理论片| 在线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久草网在线视频| 麻豆一区二区| caoporen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激情自拍图| 国产亚洲精彩久久| 久久99精品网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黄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专区| 欧美日韩大陆在线| 亚洲欧洲自拍| 久久精品72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4hu.www|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免费|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精品乡下勾搭老头1|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牛牛| 性欧美freehd18| 国产v日产∨综合v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成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1区2区| 亚洲色图35p| 精品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黄色片免费在线| 欧美久久九九| 欧美午夜电影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暖暖韩国 | 丝瓜av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花在线影院| 麻豆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香蕉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看| 伊人精品影院| 久久 天天综合| 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在线激情小视频| 日本色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婷婷精品在线|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 外国成人直播| 国产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直播在线| 丁香天五香天堂综合| 蜜芽tv福利在线视频| 首页国产欧美日韩丝袜| 亚洲精品综合精品自拍| 婷婷色综合网| 欧美第一区第二区| 欧美日韩伦理在线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经典色站一区二区三区| 不卡一区视频| 性感美女久久精品| 日本免费精品| 色哟哟国产精品| 网站一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jizz性欧美23|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洗澡| 精品国产老师黑色丝袜高跟鞋| 久久伊人国产|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45p| 制服丝袜日韩国产| 图片小说视频色综合|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网站| 黄色亚洲免费|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精品| 四虎在线视频| 国产91富婆露脸刺激对白| 国产91在线视频蝌蚪|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98| 91吃瓜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你懂的| 免费观看亚洲视频大全|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传媒在线| 日韩精品一二三四区| 鲁大师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影视| 国产成人h网站| 午夜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免费福利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欧美一级网站| 国产视频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亚洲综合在线电影| 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影音先锋日韩在线| 亚洲有码转帖|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羞羞网站|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福利视频一区| 日韩午夜黄色|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极品| 国产性一级片| 337p粉嫩大胆噜噜噜噜噜91av| 高清av不卡|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 蜜桃视频一区| www.8ⅹ8ⅹ羞羞漫画在线看| 日韩欧美大尺度| 欧美区国产区| 免费**毛片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aaaa| 国产毛片av在线|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院| 日韩精品诱惑一区?区三区| 在线观看av网站| 亚洲视频一二三| 欧美一区免费|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蜜臀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9999久久久久| 午夜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成人| 图片小说视频色综合| 亚洲卡一卡二| 欧美一级生活片| 成人午夜av影视| 亚洲国产合集|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不卡| 美女在线视频一区| 综合伊人久久| 成人不用播放器| 欧美精品三级日韩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