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熙
張平,陜西西部邊陲之長武人也,在林木森森郁郁的長安畫家中,尚屬年輕而獨具明銳的中堅。然,此人在外在形態,內心靈感及畫風諸多方面,卻有點不入世俗正統之“怪異”。我在同他有了一些交往和讀過他的幾冊畫作之后,便似乎有了某些“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知遇之感。盡管因從事的文行門類不同,對于他的某些思索、畫作還一時無明晰之判斷和認知,但憑借藝術的感覺,我不認為他近期之畫作處于一種狂野而無序的狀態。我以為他是在異常刻苦、認真地作畫,而又是在痛苦地思索于現代人生諸多困惑和生命本真。應該說在古都長安的眾多畫家中,他是一位難得有著獨立個性探求并取得不斐成果的“另類”畫家。
說起“另類”,其實張平本人,卻極其撲實、平凡、不僅無偉岸之體魄,更無目下時尚之作派,僅留一綹偏分頭和一小唇須,見人總是瞇瞇一笑,便具有了親和力。然而、我便從他那瞇瞇笑的眼神中,倏然感覺到這位性情中人的睿智和超凡個性。
張平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美術學院),有著扎實的藝術功底和理論修養。他曾在陶藝和裝飾藝術方面有過一定的造詣。曾出版的《黑白裝飾畫集》,一改傳統工藝制作的固板和客套,呈現出全新的靈性創造,可說是這位年輕畫家靈性藝術的初露荷尖,清新、靈動、雋永而富于聯想和詩意美,初具風格。
張平的涉獵是廣泛而自由的。油畫、國畫、版畫、人物、山水、風景、插圖,全都摯愛有加。他的油畫人物,不僅形似,且更重于神悟。甚至一度熱衷于一種形似荒涎而酷求于對人類生存和生命意蘊的探索。一組“無題”的人物組畫,甚至有點畢氏(畢加索)藝術的臨寫,張揚于精神心靈的求索和人性的拷問。盡管有些確也令人費解,畫家自己也難以說清甚因其妙,但人類的心靈世界則是無邊的世界,如空茫的天宇無垠無極,以藝術抽象的話語又是如何能夠給予明晰的闡釋呢。張平的抽象、張平的夸張、張平的夢幻式的藝境,盡管還帶有某些難以企及的微妙之境,甚至還不夠成熟,但任何獨立的藝術創造,都很難說到“完美”。正像世無完人一樣,創造是一種探尋,創造甚至是偏執的,殘缺的。唯有殘缺方有獨立、方有個性、方有真實。而張平在他的藝術之夢里,正以他對現代人生、生命本體、自然、社會的苦苦思索,艱難地開拓著他的創造之路。我欽敬于他的執著,他的自信,他的大膽和勇氣。
在當代現實中已難存純粹藝術的氛圍中,難得有這位仍然蟄居于南郊他的那個租房的雜亂“作坊”里,以畫筆冷靜而充滿激情地孤獨開拓,把心血和生命都賦予了那些一摞摞堆積如“山”的畫板中,以五彩之色描繪著他心靈的蘭天白云,抒寫著人類在現代文明的進程中,那些關于對即將失缺的土塬地窯和農家靜謐田園的留戀,那些關于如同“走西口”式的傳統古幽之戀的淡忘,那些對人類原始人性本能的呼喚,那些對一條小溪、一片麥野、一頭毛驢、一只飛雁的守望之情——全然都是對于自然、生態以及人類本性和靈魂的浪漫抒寫,這便是這位已進“天命”之年的畫家張平的藝術世界。嚴酷現實和幻思翔飛的獨特的、魔幻式的藝術世界。
藝在性也,藝在悟也,藝在趣也。靈悟之創造,現實之憂思,意象之悠遠,刻苦之探求,使張平已漸次形成自己的獨特畫風。然而,天下亦無絕對之真理。否定之否定規律使任何一位認真、誠實的藝術家都會保持清醒。藝無止境,愿以此同張平先生共勉。
2008年12月3日于龍首村
注:(文系著名作家、書法家、 趙熙)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