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童: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覺資源。
(原刊2008年12月5日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
香港美術家聯合會副秘書長鄭芳供稿
【本報特約記者程方深圳專訊】由深圳市政府主辦,由董小明、嚴善錞擔任總策展人的“第六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于2008年12月5日至2009年2月8日在深圳畫院隆重舉行,一百余位國內外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參展。
該次畫展由“筆墨·都市”、“新媒體·水墨都市”、“深圳故事”和“日本現代水墨”四個單元展組成,參展的藝術家大都具有相當的筆墨功底且長期以來致力于創作實踐。一些畫家嘗試用水墨語言來表現都市景觀、都市人物、都市的觀念和情感。畫展中的“日本現代水墨”單元,則對日本當代藝術中的水墨元素及日本藝術的傳統精神有一種獨特的理解和表現。
香港美術家聯合會主席、當代都市水墨畫大家王秋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都市形象、城市生活無疑將成為未來中國繪畫的重要表現對象。今天的藝術家們在與傳統文化脈絡保持必要的聯系時,對中國當代都市中人的生存狀態應該投以更多的關注。‘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舉辦以來,始終將研究和實踐以水墨藝術表現‘都市文化’作為自己的學術課題,并不斷地延伸和拓寬,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當代文化的視覺資源,呈現了新的人文情懷。”
這位20多年來傾心于都市水墨畫研究創作的先行者還表示:深圳雖然沒有其它內陸城市那樣有較深厚的文化歷史背景。但近20年來,在文化藝術上的進步卻能媲美它在經濟發展上同樣驚人的速度。香港是深圳之近鄰,在港深兩地經濟和生活關系越來越密切的同時,文化藝術上的關連也日趨緊密,兩地的美術家們應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為中國繪畫藝術的創新發展累積經驗厚度。
深圳市文聯主席董小明也在為畫展所撰的前言中闡述了自己的看法:“水墨”是最為中國古代文人沉湎的一種藝術形式,他們藉此描繪悠遠的山川和無盡的溪水,以表現自己高蹈遠引的生活志向與閑和嚴靜的美學趣味。然而,時易世移,事業不同,風物亦殊。工業文明的崛起和現代化都市建設,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節律和生存環境。藝術也應變法。讓水墨靠近都市,進入都市,表現都市景觀、展示都市人物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從觀念和形式上推動水墨畫的創新,已經成為當代水墨畫家和理論家不斷實踐和研究的課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