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書畫精品賞析大展開幕式于2008年12月3日上午十時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隆重舉行,同時舉行《中國書畫精品賞析》首發(fā)式,該活動由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和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主辦。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馮遠在開幕式上高度評價此次展覽的意義,他認為,這次展覽非常的特別,展品沒有依賴美術館的藏品,而是來自于廣大的藝術愛好者、收藏者。他們通過收藏家協(xié)會舉辦的展覽,展品全部來自于民間收藏的精品,老百姓把自己的收藏拿出來共同學習和欣賞。從這些作品,我們可以了解到,老百姓喜歡和收藏的藝術家。民間收藏作為國家和美術館的收藏的一個有益補充,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老百姓對于藝術文化的需求和選擇大大提高,這對于民間收藏隊伍擴大和中國書畫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展覽對于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實現(xiàn)和諧社會,對于提高老百姓的藝術欣賞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希望舉民間收藏之力,書畫家、收藏家、鑒賞家能共同推動中國書畫的進一步發(fā)展。
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書畫委員會常務主任張忠義受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和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的委托主持了本次開幕式,在接受采訪時談到,此次展覽不同其他展覽之處在于,一、此次展覽作品的選擇,183件作品全部來自于民間收藏,沒有一件作品是來自于博物館、美術館,都是來自于老百姓的。 二、展品豐富,時間跨度大,從南宋開始,歷經明清、近現(xiàn)代直到當代。涵蓋面廣,門類豐富,有許多書畫名家耳熟能詳。古代的如趙孟堅、仇英、朱鷺、八大山人、成親王、肅親王等;近現(xiàn)代徐悲鴻、齊白石、黃賓虹、何香凝、李可染、黃胄等;當代王明明、馮遠、劉大為、龍瑞、何家英、田黎明、唐勇力等,均有精品參展。從這點上來看,既不同于斷代的展覽,也不同于大師個展。三、絕無一張假畫。這些來自民間收藏的書畫精品歷時十個多月,由18位知名專家組成專家評審編輯委員會,嚴格篩選,最終從全國1500多件應征作品中,選入了183件作品。這183件作品全部收入《中國書畫精品賞析》,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
展覽中保留了一些作者名氣雖然不大,但作品藝術水準較高,具有特殊審美價值的精品,如百歲老人王世芳的《泥金寫經冊》、鄒擴祖的書畫手卷、黃潔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佃介眉的《問禪》書畫中堂等,均為世所罕見,體現(xiàn)了“人以畫傳”的原則。其中,展覽中的慈禧御題的沈壽在1904年完成的貢繡引起來很多觀眾的注意。此件藏品中,慈禧御題加蓋了四方御璽,沈壽“仿真繡”的神針和慈禧御筆同時出現(xiàn)在綾絹之上,十分難得。
這次展覽在形式、內容等諸多方面更廣泛的展示了中國書畫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多彩,整個展覽為我們提供了一次欣賞、學習、研究、探索中國書畫藝術的機會。展覽將于12月5日結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