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 雕漆庭院人物紋坐屏

嘉德拍賣現場
●市場投放量減少
●成交率和成交額整體下降
●高成交價作品銳減
●拍賣方向轉移
備受關注的上海、北京兩大內地市場的秋季大拍已經過半,在11月落槌的幾家拍賣公司的秋拍中,可以看到油畫和當代藝術的拍賣市場走出了不同的發展態勢。
一、市場投放量減少。從各大拍賣行的秋季拍賣來看,有關油畫和當代藝術的專場數量明顯減少。除了中國嘉德、華辰、誠軒等拍賣行還保存有油畫雕塑專場外,上海工美、上海嘉泰等則取消了原有的油畫和當代藝術的相關專場。在已拍賣的油畫和雕塑相關專場中,作品的上拍數量甚至精品數量已明顯減少,可見賣方的審慎態度。在上拍作品中,當代藝術部分已有相當大的縮水,更偏重于早期油畫和寫實類油畫作品。
二、成交率和成交額整體下降。從專場的成交率來看,中國嘉德的油畫及雕塑部分的3個專場成交率均在50%左右,北京華辰的成交率為57%,而誠軒拍賣的成交率僅為41%。成交金額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以中國嘉德為例,油畫雕塑部分的總成交金額僅為5551.28萬元,不及春季的四分之一,在最高成交價上也僅為王沂東的《一抹白云》(2008年作)創下的296.8萬元。
三、高成交價作品銳減。從各拍賣行專場的作品成交價格來看,百萬元以上的高價作品明顯減少,而千萬元以上的高價則銷聲匿跡。中國嘉德的百萬元以上作品共有14件,北京華辰僅有1件,而北京誠軒則為3件。作品的估價越是在高端的越無人問津,反而是處在幾十萬元價位區間的中低估價作品成交情況較為良好,價格未出現明顯波動。
四、拍賣方向轉移。受到金融市場以及國際市場的秋拍的影響,各大拍賣行也相應調整了拍賣方向。中國嘉德在油畫和雕塑專場中推出了中國寫實畫派2008年展覽中的部分新作,并最新開辟了西南雕塑專場,將之作為“轉換與重構·中國雕塑系列專場”系列的頭陣推出。拍賣中更加學術化和系統化專題的推出,促進了中國油畫和當代藝術市場的整體調整,也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重整和繼續向前發展打下了基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