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波及藝術品投資市場,寒流來襲,08秋拍反復向好。看到香港蘇富比不好不壞的成交后,內地拍賣市場,調價、洗牌、觀望、謹慎、盤整、投機、抄底充斥其中。記者從國內各主要拍賣行了解到,東南亞、中東神秘買家斥巨資入場抄底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品,這一現象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東南亞買家蘇富比、嘉德爭購中國文脈大師作品創新高
隨著香港蘇富中國書畫秋拍結束,盡管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成交跌至35.4%,但中國當代藝術專場成交率仍達80.1%,蘇富比主管李亞俐表示,“拍賣之買家表現甚為謹慎,但仍見市場持續對頂級藝術品之需求。”當代水墨藝術大師吳冠中《長江萬里圖》以1578萬港元成交,蔡國強中國文脈火藥水墨畫屏風作品《天空中的鷹、眼睛和人們---人》(八屏)拍了1746萬港幣,趙無極等人的展現中國文化國際化的作品均拍出了不錯的價格。買家入手精品代表作、買學術價值、買中國文脈,依然是一個恒久不變的規律。

蘇富比蔡國強中國文脈火藥水墨畫屏風(局部)拍出1746萬港元。
中國嘉德副總裁寇勤表示,此次金融風暴力度和影響都大于以往,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拉動內需規避風險,說明抵擋危機是可能的,但中國藝術市場豐富多彩,變化一定會有的。嘉德08秋拍18個專場成交額3.6億元,均有精品高價成交,其中當代書畫、古籍善本、現當代工藝品表現突出。中國當代水墨板塊成交實超75%,劉慶和《風景二十一》134.4萬成交創佳績、仇德樹裂變-山水思123萬元成交、沈勤、陳老鐵、武藝、劉子建等當代水墨核心藝術家市場穩定增長。經過三年的市場調整,當代水墨作為中國書畫未來的核心地位已確定。據參與現場拍賣的人士透露,其藏家疑似為東南亞資深藏家入場抄底,記者致電該拍賣行,工作人員表示受保密條款限制不便透露買家信息。

中國嘉德08秋拍 中國當代水墨 劉慶和《風景二十一》134.4萬元成交。
市場洗牌:老牌拍行各顯神通保份額,拍行新貴當代水墨出狠招
北京榮寶負責人劉尚勇表示賣家沒有像媒體報道那樣拋售手中的藏品,近期拍賣藏家高達200多人,他們對藝術品依然需求強烈。盡管金融、地產受重創,仍有高手賺得盆滿缽滿,資金總是要尋找出路的。當代油畫受到“熱炒”、“假藝術”、“黑箱操作”等不良行為的影響,誠信危機在基本面爆發,整個當代油畫市場崩盤,炒家賠錢、拍賣行賠錢、藏家受損、乏人問津,拍場成交在30%徘徊甚至更低。而價值比較恒定的板塊:古董、古書畫、古籍靠稀缺吸引藏家、當代水墨靠市場萌芽期原始股、學術性標尺吸引更多藏家。劉認為無論是否經濟危機,“真金白銀”硬通貨不會被殺價,好比97年金融危機影響很多“藝術原始股”流入國外一樣。可見,東南亞、中東、北歐、拉美等未受強烈波及的海外市場加上中國富人持續強勁的購買力依然是市場的強心劑。
北京保利董事趙旭表示,金融海嘯并不是壞事,“紐約時報頭版報道,危機中是藏家和投資者進入藝術品市場的契機。”現在股票、房產貶值,藝術珍品卻不會縮水。保利秋拍以古董、古代書畫為主推,并助推當代水墨尋找新的增長點。中國當代水墨專場吳冠中、賈又福、石齊、張羽、李孝萱精品上拍,更在現當代藝術日場保持了潘德海、葉永青、周春芽、曾梵志等人的精品之外,還增設當代前衛水墨專題谷文達、陳老鐵、徐累、劉一原等代表作壓軸專場,趙旭介紹說雖然規模比以往有所縮小,但種類十分豐富。價格盡量達到合理,以施惠于藏家。
華辰拍賣甘學軍說“我們應該學會剔除火爆回歸正常。只有這樣,從收藏者、業者的心態也才能回歸正常。”買家在選擇藝術品時更青睞市場機會大、未來前景好、學術價值高的精品的,從今年藏家購買學術價值高、價格適中的藏品上可以看出。
長江后浪推前浪,在市場洗牌中,備受關注的富彼拍賣也在08年進場,逆勢大拍展示了致力于成為中國頂級藝術品拍賣一線公司的信心,其董事麥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書畫受影響不太大,此次有張大千《勾金紅蓮雙侶圖》壓陣;今年主推的古代書畫、瓷雜珍玩一直很穩健;當代藝術板塊雖比較嚴峻,但雕塑是亮點,傳統油畫還有市場;今年重拳出擊的當代書畫,放在拍賣首場,顛覆了以往行業習慣意在創新,不僅黃永玉、范曾、石齊、何家英代表作登陸,更著力于打造當代前衛水墨的新市場,陳老鐵、仇德樹學術領銜,田黎明、賈浩義、一墨、胡又笨等精品上拍,將開創一個屬于富彼的藝術新篇章。據悉拍品招商期間,不乏東南亞藏家預購藏品,國際藝術投資機構、資深藏家和國內能源類老板依然是藏品的主要客戶。

富彼拍賣2008秋拍 中國當代水墨 陳老鐵代表作《紅色的淚》
國內舊富新貴慎出手,神秘東南亞買家抄底搏增值
據調查,2000年前后進入藝術品市場較多的浙江私人資金,隨著上一輪當代藝術熱潮之后有人選擇退出,南方實業家群體隨金融風暴財富縮水今年出手不多。目前進場資金出現多元化趨勢,國際上東南亞、中東、加拿大、北歐等國富商及投資者,國內山西、河南、東北、新疆、北京等“北富人群”及上海等富有人士依然是市場主力,成為重要上拍作品的購買者。今年5萬至20萬、50萬至80萬成為市場成交踴躍的主力價格區間。從目前形勢看,名作價格不菲的局面還將持續,這和內地藏家普遍處于收藏的初級階段,收進率遠高于賣出率有關。
很多人認為國內股市與藝術品市場此消彼長的關系,認為股市的持續低迷會吸引藝術投資聚集,這在今年的市場表現不明顯。從整體經濟抵御風暴的能力上看,未來3到5年會迎來藝術品投資的新一輪熱潮,由于資金出路狹小,藝術市場依然是可賺大錢的領域,而其分散投資風險避風港的地位不會發生變化。反觀東南亞和中東藏家對于當代水墨特別是前衛水墨的追捧可斷言,他們對“原始股”巨大的增值空間依然看好。
“中國當代藝術越來越多的表現了文脈延續、開拓創新的姿態”蘇富比張曉明曾說。藏家被中國當代藝術的文化延續性和創造性特征所吸引,許多客戶喜歡中國當代的新水墨畫作品,對中國文化和歷史延續的迷戀指導著他們的收藏。中國當代水墨藝術正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具備了與世界級頂級藝術品抗衡的實力。“機遇與風險并存,就看誰的眼光好了。最終成為風暴中贏家的,不是還在討論危機、慌亂無主的人,而是已經開始行動的人。”這是一位華人專家帶給我們的自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