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石鑲嵌黑底人物腰圓桌凳
骨石鑲嵌黑底人物腰圓桌凳
揚州的玉器、漆器、刺繡、剪紙,以其精妙絕倫的工藝,被譽為揚州工藝美術界的“四大名旦”。從11月21日至27日,沈陽人將有幸一睹揚州“四大名旦”的風采,展出地址位于太原街的沈陽工藝美術大樓六樓,免費參觀。展出時間為9:30至18:00。共展出藝術精品300余件,價值幾十萬至幾百萬元,此外有部分小件工藝品出售,價格從十幾元至千余元。
玉器:大師出手“石頭”翻身
展品中玉器價格最高,許多是幾百萬元的精品,其中一件《竹林七賢》為玉器大師顧永駿的代表作,采用紫羅蘭翡翠,長約120厘米。作品中人物生動傳神,今年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評選中獲得金獎。揚州的玉雕工藝已經傳承了幾千年,以刀法細膩而著稱,展品中有采用遼寧岫玉雕刻的藝術品,大大提升了岫玉的身價,價值幾十萬元。
漆器:一個花瓶3年制作
揚州漆器2005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作品中涵蓋了十多個種類。漆器的加工過程十分復雜,一件較大的花瓶,要掛500層大漆,平均每天一層,耗時一年多,雕刻還要經過2年時間。而一件普通的漆器,也得耗時一年多,因此此次展出的漆器精品價格多為幾十萬元。
刺繡:一根蠶絲分成46份
陸樹嫻是揚州刺繡大師,是中國首批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她擅長摹繡古代名畫,作品與原版古畫如出一轍。老人家每年只刺繡一兩幅作品,因此作品價位一再飆升。一根蠶絲分成46份,一根繡花針長度1厘米,這樣精細的工藝需要靈巧的手來完成,所以揚州繡女的手是備受呵護的,她們的家務活全由老公包攬,每天細心呵護雙手。她們還必須養成氣定神閑的心態,因為四十六分之一的蠶絲,稍微不小心就會斷。
剪紙:電腦式的東方藝術家
揚州的剪紙尖如麥芒、圓如秋月、缺如鋸齒、方如石磚、細如發絲,其工藝可謂登峰造極。此次展覽展出了老一輩剪紙大師張永壽的弟子張秀芳、張慕莉的作品,曾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界最高獎“山花獎”。二人曾到國外表演剪紙,即興而作無需勾畫,一氣呵成惟妙惟肖,被贊為“電腦式的東方藝術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