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高大鋼油畫作品研討會
曾來德:(著名書法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創作部,中國當代書法研究院院長)
我對大鋼的興趣,一個是對他人的興趣,最后才上升對他的作品藝術的興趣,這個興趣是站在他者的眼光,因為油畫對我來說很陌生,但是,我一個寫字的人從他的油畫里頭感覺到了寫字的那種相通的東西,那么這個東西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啟發,也是一個興奮點,所以這樣我就走近了他。他的生活非常有序,一點也不亂,但是你看他的作品的話,又不完全有序。他的作品充滿著激情,帶著很強烈那種感情的詩意色彩,我們又是同齡人,我感到很佩服。他有他自己的東西跟人家不重復的東西,那么這種不重復的東西,和屬于自己獨有的東西,我覺得也就是是他最可貴的東西。另外,剛才幾位老師講的他里面有打動人的東西,那怕有這么幾幅,讓真正的藝術家就是我們要求很高的藝術眼光的要求者的話,能夠動心之處,能夠讓他們打動,那么我覺得這個人具有這種能力,這種能力的釋放的話,這種出現不是偶然的。有的人辦了一個展覽會很難說他不好,你很難說他好,進去以后,你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對應點,進去以后好像轉一圈以后轉完了就走了,再也沒有什么東西,我覺得這一點也是大鋼身上非常可貴的,把我們這樣油畫界最有眼光的,藝術要求最高的老師的話都給感染了,那么我覺得作為這次展覽已經達到了你最初的愿望,也實現了你這么多年來的心血付出的價值,所以就從這么幾點,我作為一個寫字人,我最根本的感受;他里面就是有意無意之間得到了我們書法一些東西,所以我們書法家,尤其我們中國書法的話,就是最缺少的東西。美術中國畫利用了中國書法的發展自己,現在油畫也利用書法發展自己,那么我們書法如何面對,是不是最后被掏空了,我覺得我不敢說,就是有一種危機感,但對我來說,確實是一種提示,因為中國畫在歷史的進程當中,借助書法完成了自己革命,讓美術那真正寫意色彩的到了極致,延伸了自己。大鋼的油畫里面給我的啟示,我站在書法的角度看,他從書法里頭讀得了靈感,這種東西我覺得作為現代人也罷,無論站在哪個角度,我覺得總是值得頌揚的值得尊重的。
1999年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高大鋼油畫作品研討會
馮博一:(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家《美術家通訊》主編)
看了高先生的畫,我覺得高大鋼還是一個性情中人,我覺得所謂性情中人,就是高大鋼先生的畫,表現的欲望還有表現的激情,都是比較高昂的,所謂高昂,就是我覺得看高大鋼作品雖然不多吧,幾十幅,但涉及方面還是挺廣的,我覺得有關注現實生存的,比如:像《股民》啊!類似這種比較中跟當代生存環境有直接影響關系的作品,還有一種,比如說表現一種潛意識的,如夢境的東西,這類作品表現也挺多的。還有一種,我覺得屬于比較抒情的,情感化的,那么當然,但還有其它的。就這幾方面,我覺得高先生這種內心的所表現的欲望,還有這種情緒,通過畫面作為觀者,還是能夠體會到的,尤其是我覺得他對于社會現實生存環境,對于高大鋼來說,比較個人的,那么至于是不是所謂的主流,是不是邊緣,我覺得這都無所謂,其實這個作為畫家比較自足,能夠通過這樣一些作品,把自己一些作品情緒表現出來,那么我覺得作為一個畫畫的或者作為一個畫家的第一個階段吧!
那么我想高先生通過辦這么一次展覽,一方面對自己作品的一個總結,一個回顧。他想聽聽比如在北京一些同行啊,畫家的一些意見。我想下一步高先生面臨著一種如何轉換也好,或者是更上一層一樓更好,突破也好。那么肯定又是一個總結,也是一個起點了。那么我覺得高先生的作品就是自然成份比較多。我所說的自然成人就是,這種情緒的東西,有點瓜熟蒂落的這種感覺。那么能夠達到更深一個層次或者能夠做得再純粹一些,或者在某一個方面,比如說生存方面,或者情緒方面,或者潛意識方面,能夠有一個比較大的,更深刻的東西表現,可能作品的這種感染力可能會更強。當然這是我的一種感覺了,我覺得作為一個畫家,他涉及的面還是有限的,他還需要有一個深層次的挖掘,那么通過看高先生這個展覽,我想可能再過幾年還會有高先生的第二次在北京的展覽,第三次,那么這樣呢就有一個比較明確脈絡。對高先生本人來說,或者對北京畫畫的同行來說,我覺得都是一種啟發和一種啟示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