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12月初,一向就是內地秋拍的高潮期。11月底,內地拍賣業大佬之一的北京保利拍賣一結束,北京匡時國際2008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就將登場,定于12月7日和8日兩天舉行。匡時董事長董國強介紹,此次秋拍“匡時”共推出八個專場,按拍賣時間來排依次是油畫雕塑、近現代書畫、歷代畫家書法、古代書畫、佛教藝術品、清代宮廷藝術品、瓷玉工藝品和山遷草堂藏文房珍玩專場。
八大山人《柏鹿圖》與謝稚柳藏古代精品或成買家眾矢之的
匡時古代書畫專場一貫都是行內藏家最為推崇的專場之一。這次秋拍匡時戰略之一也是主推中國傳統藝術拍賣,因此其所花精力與往年相比只有過而無不及。不負眾望,在該場拍賣中匡時堅持少而精的策略,共160多件作品上拍,推出由八大山人、沈周、吳偉、王翚等人領銜的眾多精品。其中尤為重要,堪稱博物館級別的八大山人《柏鹿圖》(估價1200-1500萬人民幣)是該場拍賣最為矚目的一件拍品。專門研究八大山人的專家鐘銀蘭分析,該作品應該是八大山人七十四歲到七十五歲時所作,是八大山人晚年以柏(或松、椿)、鹿為題材的代表作品之一,與現藏上海博物館的《椿鹿圖》幾乎可視為姊妹作。《柏鹿圖》受到后世人的極力推崇,并被《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八大山人全集》、《四僧畫集》等十余種權威出版物收錄。對于該作的命運,董國強表示憂喜參半,一方面,對于此時此刻藏家愿拿出參拍就讓他感動;另一方面,他也忐忑不安會讓該作遭遇生不逢時之命運。不過他也透露,現在有幾位藏家已經表示買意,他們都意識到在這個時候能夠出現這種博物館級的作品也是出手的好時機。
另外,明四家中沈周、吳寬、王鏊等人合作的《蒲墩倡和詩畫卷》著錄于《朱臥庵藏畫目》中,是一件對于研究明代吳門文化十分重要的珍貴資料。繼春拍“截玉軒”藏品取得巨大成功后,謝稚柳先生的家屬又為匡時本季秋拍提供了謝老鑒藏的一批書畫珍品,包括明季大收藏家項元汴、清初六家之一的王翚以及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諸人作品。
歷代畫家書法專場:別有翰墨自生香
2007年匡時開設書法專場引來藏家好評,成交結果也一路走好。本季匡時繼以往的明清書法專場、歷代書法專場之后再度推出以“歷代畫家書法”為主題的書法專場。歷代畫家中,善書者不勝枚舉,但多為畫名所累。此次共100件作品上拍,首推的作品是徐渭的《行草自書試卷》以及可稱本專場雙璧的謝稚柳珍藏趙孟頫的《尚友齋銘》和陳洪綬的《行書七言聯》。清初“四僧”的作品為世人所重,而書法更比繪畫罕見,海上收藏大家姚虞琴收藏的石濤《行書自作詩》和民國時期北平畫壇領袖周養庵所藏石溪綾本大軸、以及八大書札、金農、鄭板橋等人的作品構成的古代部分足以讓人領略古代畫家們在書法上的造詣深厚,而一批近現代繪畫大家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等人的書法作品同樣異彩紛呈。
清宮御制驚鬼斧,皇風帝韻嘆神工
今年匡時春拍首度推出清代宮廷藝術品專場就大受市場好評,本季匡時再接再厲,組織了瓷、玉、畫、墨等20件清代宮廷藝術精品。以華麗精致著稱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工藝珍品尤為重,且存世量稀少。本場拍賣中就有多件如此珍品,如清乾隆白玉觥,器為白玉制成,玉質潔白,略有皮色,故宮專家品評此器紋飾及雕工皆為清代宮廷的風格特點;另一件清中期翡翠鳳紋提梁瓶也頗受故宮專家稱贊,該壺以上等的深翠綠玉種制成,質地細膩、玻璃光澤明亮。整壺雕刻精湛,比例適度,線條優美秀巧,充分體現了清代宮廷的琢玉水平。
匡時主場力推中國傳統藝術
匡時主場力推中國傳統藝術
匡時主場力推中國傳統藝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