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春拍首次推出清代宮廷藝術品專場就獲得巨大成功之后,北京匡時2008年秋拍又及時推出由瓷、玉、畫、墨等二十件宮廷藝術精品組成的宮廷專場,以饗藏家。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工藝品素以華麗精致著稱。當時專供皇帝、后妃賞玩使用的宮廷藝術品更是集舉國之能工巧匠,不計工本,惟求至美。其工藝之巧、用料之精、造型之美堪稱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此外,歷經幾百年的風云變幻,這些專供皇宮的藝術品的存世量更為稀少。本專場多件拍品即是如此。清乾隆白玉觥,器為白玉制成,玉質潔白,略有皮色。器身為扁圓形,不太規則的橢圓形口,口沿外陰刻回形紋飾一周。其下琢刻斜方的幾何紋飾,器的外壁凸雕兩條螭龍,一條的頭部趴于觥的口沿處,一爪及下巴上的胡須分別搭在觥的口沿上。另一條螭龍側身于觥的外壁上,長尾直拖至觥的底部。觥的另一側凸雕獸吞式耳,并套以活環。底部亦為橢圓形,無足,陰刻相對的夔龍與夔鳳。故宮專家品評此器紋飾及雕工皆為清代宮廷的風格特點。
另一件清中期翡翠提梁壺以上等的深翠綠玉種制成,質地細膩、玻璃光澤明亮。壺蓋以活環與提梁連接,橢圓口,頸部兩面各飾一對螭紋裝飾,腹部以圓雕、鏤雕、高浮雕等手法雕鳳紋。鳳頭開口目視前方,做流口,下有一活環耳。后鳳翅向上張開狀為柄,以鏤空琢鳳爪祥云臥式。整壺雕刻精湛,比例適度,線條優美秀巧,充分體現了清代宮廷的琢玉水平。此壺外加仿象牙架及基座,與提梁活環銀鍍金小鉤聯體,雕鳳紋、花卉、蝙蝠紋與內鳳紋相呼應。
素三彩是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后恢復御窯廠燒造后的重要品種之一,其彩釉用料精研,出色勻凈無暇,鮮妍奪目而不失素雅,上承明代,下啟雍乾,工藝水平堪為歷史巔峰。本場的雕地云龍素三彩折枝瑞果紋盤即為此中精品。該盤造型典雅俊秀,胎體輕薄堅致,紋飾分彩釉涂繪和釉下暗刻兩個獨立系統,巧妙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據查,這種式樣的素三彩暗刻龍紋盤,康熙朝僅曾燒造一次,往后再無出品,故同類器物傳世稀罕;而檢視目前公開的資料,可知其存世不足十件,殊為珍貴。
此外,專場中一件高盈兩尺的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瓶足可窺得乾隆青花精美一斑。六方瓶恢宏俊偉,青花效果追求類同宣德青花的蒼健深沉之美,紋飾布局獨見匠心,器身六道棱線之上分別繪飾西洋巴洛克式卷草紋,上下呼應,與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回紋、如意頭紋、萬字紋完美的結合,集中體現了當時宮廷藝術品采古補今、中西合璧的藝術風格。另一件高55.5厘米的翡翠觀音造像也是極為罕見的作品。該造像采用上乘翡翠原料,鸚鵡綠色純正、綠濃度高,顏陽明亮、顏色分布均勻,是極為珍貴的老坑種。觀音開臉端莊祥和,雙目下視,鼻梁挺直,薄唇微閉,神態自然安詳,具有典型的漢地風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