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時瓷雜部三年來一直堅持誠信務實原則、追求精品高端路線,專注于中國瓷器拍賣市場的開拓與提升,為客戶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促進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穩定發展。本次秋拍,匡時瓷雜部發揮一貫的強項優勢,從海內外廣泛征集了瓷器、玉器、銅器、雜項精品共百余件,預期將為2008年京城的秋季拍賣會奉獻更多的精彩與期待。其中來自元至正時期、明洪武及永樂時期、清雍乾時期的瓷器重器尤為精彩。
元青花是中國陶瓷史上絢麗輝煌的篇章,是傳世稀少、難得一見的瑰寶。本場奉上的“元青花牡丹花卉紋鋪首大罐”造型恢宏大氣、紋飾層次豐富、繪畫豪放揮灑、青花發色秾妍深沉,時代特征明顯,屬典型的“至正型”佳作。大罐肩部所飾的六組云肩,內繪穿花麒麟、鸞鳳,亦為同類罐中少有。而據目前公開的資料,尚未發現與此大罐整體紋飾布局相同者,堪稱孤品。
洪武、永樂、萬歷三朝是明代瓷器生產的三個風格獨具的時期,一般以洪武肇其端,以永樂擎其峰,而以萬歷收其宮。專場奉上的“明洪武釉里紅纏枝花卉紋玉壺春瓶”是朱明皇朝御瓷燒造的開端、開啟有明一代御窯生產輝煌的代表作品。其釉里紅一色妍麗奪目,同類者不能企及。接續洪武的永樂朝是明代各種工藝發展的巔峰時期,其青花素來為世所重,以胎釉精良、造型優雅著稱,“明永樂青花一束蓮紋大盤”即是此中之尤。大盤的繪畫細膩,筆意極具逸氣,青花之色獨見水墨般渾融蒼勁,歷數百年精光不泯。萬歷一朝為明代官窯之終結者,所出御瓷不乏名品,其中“明萬歷青花嬰戲圖蓋盒”正是其中之一。該盒成型技術高超,器形端莊,回青出色秾妍泛紫,所繪嬰孩天真可愛,古拙中見情趣、天真。
清承明制,御瓷燒造以康熙十九年為始,而以雍乾兩朝最稱極盛,所出之器多是雋品。其中康熙飲茶所用的“清康熙青花海水八卦紋碗”胎薄如紙、造型雋美,紋飾設計極具素雅之氣,極是精品。康熙時期,除了官窯外,民窯也發展鼎盛,以至有“官民競市”之說,而民窯所出,多有精美不讓官窯的。“清康熙釉下三彩洞石花蝶圖棒槌瓶”即是如此,其紋飾別致,諸色佚麗,精美異常。
以好古、風雅著稱的乾隆,不僅自矜其文治武功,亦癡迷于花事與茶事。“清乾隆霽藍釉描金夔龍紋壁瓶”即為當時插花佳器,式樣精巧,曾博得乾隆“貯就常看不謝”的贊譽。此外,“清乾隆礬紅御題三清茶詩文茶碗”(四枚)更是乾隆深愛之物,其胎釉溫潤如玉、礬紅凝亮妍麗,而乾隆手書的詩文也備極秀雅工飭,是宮中每一處茶舍必備的茗具。
乾隆瓷器中最耀眼的當數“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紋扁瓶”。此青花纏枝蓮福壽紋扁瓶,唇口直頸,頸飾變形雙螭耳,極具鮮明的時代特征,為雍正至乾隆早期瓶類典雅的耳式之一,圓碩而扁平的瓶體與靈空優美的雙耳搭配,在整體視覺效果上達到均衡虛實之美,使得器形穩重而不失秀美。通體以青花裝飾,頸部繪兩個祥蝠和海水壽山紋,寓意壽山福海,瓶體前后繪青花纏枝蓮花紋,繪畫流暢線條舒展,圓凸面外圍飾一周如意云頭紋,內繪三個祥蝠與流云環繞團壽紋,與上繪的兩個祥蝠呼應為“五蝠獻壽”,五蝠寓意“五福”——富、壽、康寧、攸好德、考終命。其青花發色妍亮深沉,釉質清瑩厚潤,點涂一法竭力展現接近永宣青花凝重的水墨效果。此器周正端莊,制作嚴謹,成型技術要求頗高,難度不遜于方器的制作,雙耳、圈足、瓶身均需要印模成型后粘合方成。此類器形在乾隆中期以后不見燒制,故傳世稀少,與之紋飾相近者唯見香港蘇富比06秋拍第1066號“清乾隆青花纏枝番蓮紋雙耳大扁壺”,造型一致,中央圓凸面的圖案不同。
乾隆不僅好瓷,也好玉。乾隆宮廷玉器一向為藏家所重,屢創拍賣紀錄。“清乾隆白玉雕攜琴訪友圖山子”質地上乘,溫潤如凝脂,構思巧妙,雕工精湛,主賓相歡、琴心抒懷之情景栩栩如生,是文房案頭陳設極為經典的精品。
此外,專場還精選了其他各朝瓷器、玉器及雜項精品,種類豐富,充分滿足不同收藏領域客人的需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