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版畫是我國特有的畫種,已有兩千多年的發展史。早在漢朝就已有水印版畫,印以絲絹織物宣傳宗教。其后又隨書籍的產生,水印作為插圖涉及的內容逐漸廣泛,使水印版畫得以快速發展。至唐宋,水印的語言表現力亦非常成熟,從單色到復雜的多色饾版套色,水性顏料在紙上的特殊印痕,形成了東方繪畫的審美根基。在宋代的木版畫譜中,以凌厲明快的刀痕木味,體現了木版古樸典雅的語言特點,這也成為了中國水印的精神本質。
至明初,由于大量文人、畫家的介入,水印版畫已是鼎盛時期。加上文化市場的大規模增長,全國“兩京三省”無不設有刻書處。“為市甚盛”的金陵、蘇州、杭州、建陽更是“書房林立,雕版刻木晝夜不息”。隨之刻制和印刷的技術也不斷更新、拓展。水印一派興旺。尤其金陵為都市,經濟、文化十分繁榮,刻書處比比皆是,當時“十竹齋”書坊名望極高,它刻制畫譜、箋譜為中國水印的珍品,后被魯迅先生發現,四處宣揚,希望借此重新發揚光大中國的水印版畫藝術。
可惜當時國運不濟,水印版畫逐漸衰微,演變成水印木版年畫流傳到民間,表現風格又有了新的發展。其時蘇州桃花塢的藝術圖示十分鮮明,給水印版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的江蘇水印版畫,就是在“十竹齋”的影響下形成了很強的地域特點。與四川、黑龍江一起成為當時全國最有影響的版畫三省。
水印木刻曾經創造了我國版畫史上很輝煌的時期。此后,富有韻味的東方審美情趣一直影響著我國近代版畫的發展。現在水印木刻又和其它版種一起適應著當代繪畫藝術的需要。
江蘇曾是水印木刻的發源地,眾多的版畫家對繼承這一傳統藝術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因地理之便,南京藝術學院一直是研究傳統水印木刻和培養水印版畫家的教學重地。這次經中國美術家協會批準的“中國水印版畫藝術研究中心”在南京藝術學院成立,希望借此促進對水印版畫的研究和傳承起到積極的作用,更希望借此不斷提高水印版畫的藝術審美價值,利用高校教育的優勢,發揚光大我國特有的水印版畫藝術。
此次中國水印版畫藝術研究中心舉辦的“首屆全國水印版畫邀請展”共展出當代水印版畫作品90件、作品年代跨越數十年,同時展出桃花塢傳統水印版畫作品8件。
參展的58位作者來自全國各地,他們中有江蘇水印畫派的創始人以及在全國極具影響力的老中青三代版畫家。展覽作品風格各異,但無不體現了水印版畫特有的藝術魅力。
至明初,由于大量文人、畫家的介入,水印版畫已是鼎盛時期。加上文化市場的大規模增長,全國“兩京三省”無不設有刻書處。“為市甚盛”的金陵、蘇州、杭州、建陽更是“書房林立,雕版刻木晝夜不息”。隨之刻制和印刷的技術也不斷更新、拓展。水印一派興旺。尤其金陵為都市,經濟、文化十分繁榮,刻書處比比皆是,當時“十竹齋”書坊名望極高,它刻制畫譜、箋譜為中國水印的珍品,后被魯迅先生發現,四處宣揚,希望借此重新發揚光大中國的水印版畫藝術。
可惜當時國運不濟,水印版畫逐漸衰微,演變成水印木版年畫流傳到民間,表現風格又有了新的發展。其時蘇州桃花塢的藝術圖示十分鮮明,給水印版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的江蘇水印版畫,就是在“十竹齋”的影響下形成了很強的地域特點。與四川、黑龍江一起成為當時全國最有影響的版畫三省。
水印木刻曾經創造了我國版畫史上很輝煌的時期。此后,富有韻味的東方審美情趣一直影響著我國近代版畫的發展。現在水印木刻又和其它版種一起適應著當代繪畫藝術的需要。
江蘇曾是水印木刻的發源地,眾多的版畫家對繼承這一傳統藝術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因地理之便,南京藝術學院一直是研究傳統水印木刻和培養水印版畫家的教學重地。這次經中國美術家協會批準的“中國水印版畫藝術研究中心”在南京藝術學院成立,希望借此促進對水印版畫的研究和傳承起到積極的作用,更希望借此不斷提高水印版畫的藝術審美價值,利用高校教育的優勢,發揚光大我國特有的水印版畫藝術。
此次中國水印版畫藝術研究中心舉辦的“首屆全國水印版畫邀請展”共展出當代水印版畫作品90件、作品年代跨越數十年,同時展出桃花塢傳統水印版畫作品8件。
參展的58位作者來自全國各地,他們中有江蘇水印畫派的創始人以及在全國極具影響力的老中青三代版畫家。展覽作品風格各異,但無不體現了水印版畫特有的藝術魅力。
朱 同
南京市大光路宏鷹花園8幢601室
郵編:210007
郵編:210007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