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20年,昨天,歐陽教家第一次回故鄉上海舉辦的個人畫展——“形可形,非常形”在劉海粟美術館開幕。歐陽教家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畢業于上海工藝美校,當時所學的繪畫技巧最講究的是讓所有人看得懂,直到上世紀80年代去了法國,歐陽教家才最終轉向了抽象藝術,尤其醉心于印象主義畫派。
康定斯基創立抽象派油畫,到今天已經整整百年。東方藝術講究線條,西方藝術講究色彩,雖然歐陽教家用的是純西方油布和顏料,但作品依然有清晰的中國意蘊。與滬上抽象畫派常見的幾何圖案冷抽象的理性不同,歐陽的抒情抽象作品色彩斑斕。明亮的色彩飽和度讓觀者能夠體味到創作者運筆時的明朗心境,即使是大面積的灰色的使用,也都是用來述說跳躍奔瀉的水波和清逸行走的云朵。
“中國畫中的大寫意原本就是抽象作品,中國象形文字也是抽象之作,抽象有著歷史淵源。現在大眾面對抽象有疑惑,緣于大家習慣了那些太強調主題思想的藝術表現形式之后,已經不太習慣看抽象作品了。”歐陽教家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