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2008秋季拍賣,將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香港舉行。
昨天在上海舉行的預展中,與該拍賣行今年春拍時的上海展覽有著較大的不同,以前主打基本為曾梵志等當代藝術作品,這次秋展中,中國近代、古代書畫占比較高,在金融危機作用下,寄希望于高價拍品中。
此次秋季拍賣得到許多私人藏家的委托,進行多場專拍。其中包括李氏家族的漆器收藏;好善簃主人歷時45年收藏的16至18世紀的竹雕藝術品;適逢慈禧太后辭世一百周年征集了一批晚清華貴典雅的宮廷用品專題拍賣;戴萍英基金會珍藏的一件精美絕倫的清乾隆御制粉紅地粉彩扎道蝴蝶瓶,收益將撥捐給基金會用于慈善用途。
清乾隆御制粉紅地粉彩扎道蝴蝶瓶,樊紅六字篆書款,將是佳士得全球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拍賣中的焦點。瓶身五彩琺瑯彩繪細琢,在乾隆瓷器中十分罕有,為孤品。該拍品早年曾被19世紀英國知名的中國藝術收藏家阿爾弗當德·莫里森收藏,并著錄于1951年出版的《中國晚期瓷器--清朝》中。蝴蝶瓶尺碼超故宮藏品,估計在4000萬港元以上。
另外一個珍貴漆器也在上海預展,明永樂乾隆御題剔紅雙鳳蓮花盞托,為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估價3000萬元港幣以上,堪稱最有價值的私人漆器收藏之一,被佳士得予以厚望,預創漆器拍賣紀錄。這件剔紅雙鳳蓮花盞托曾是大維德爵士(SirPercivalDavid)收藏中最知名的珍品,1935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辦的國際中國藝術品展上亮相,該展覽是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展覽之一。永樂款雙鳳蓮花盞托上面又有清朝乾隆皇帝(1736-1795)在1781年的御題詩。乾隆相當熱衷于藝術與古董收藏,對于心儀的藝術品他經常御筆親題。此件剔紅雙鳳蓮花盞托不約而同地受到明、清兩位皇帝的青睞,甚為珍罕。
玉器中,昨天看到了一只清乾隆白玉雕穿花八吉祥盤龍紋雙獸耳活環蓋瓶。精細地刻畫了盤龍戲珠的情景,四周雕有佛教的八吉祥圖案。估價為600萬港幣。
古代書畫方面,仇英名作《采蓮圖》的拍賣將是一大亮點,這幅手卷曾被乾隆收藏,估價為1200萬港元。其他包括沈周、文征明、唐寅的佳作也被納入其中。從昨天的預展估價來看,中國古代書畫價格并未受危機影響而下落。近現代書畫中,張大千、李可染和齊白石的作品一向被認為是市場的風向標,其中齊白石《秋雨江南》估價也達到了200萬港幣。
昨天預展中當代作品較少,不過據介紹,在亞洲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中,曾梵志早期作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將被拍賣。這是曾梵志著名的面具系列的開始,當中也有不少曾氏畫作的特點,例如刻意放大的手部去展露出角色的內心世界。早期作品所展示的對人體進行夸張的趨勢得到了精心的標定,深化了作品的氣氛。估價為3000萬港幣以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