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澈狀態”李文、李鋒玻璃藝術展今天上午在蒙蒙細雨中開幕,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毛雪非、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鮑賢倫、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劉穎等出席開幕式。
李文和他同仁們的創作顯示了基于學院的關于玻璃學科內質的系統研究方向,玻璃的裝飾外衣和實用功能被理性的剝離,作品的形態超然于在后工業時代作為媒介主流的玻璃型材或可復制性特征,也超然于時尚和消費。具有學術價值的藝術演進必然帶動呈幾何數字的消費增長,后者的事實已不證自明,反向關照,他們的創作當屬“前時尚”。
“玻璃心”是關于玻璃的人性的辯證注解,透明與清澈將人性的純粹加以比喻和演繹,透明也暗示著某種讓人一眼看穿的淺薄或簡單,沒有空間感和因此形成的重量的缺失,易碎感和隨之帶來的可能的對他者的傷害的陰影在生活心理層面也是普遍不爭的事實,聯想種種,在此間的作品中居然釋懷。
玻璃的體積感因視覺對象的疊加而形成,關于材質的“空”的先驗被打破,實存變成視覺的結果,色彩在體積內部或整體中某一個局部中被包圍、融合而將實存具象化,形成一個自足的、有深度的空間的同時,還形成運動和基于火的天趣,團塊狀或幾何化的外形是對外延的規定,這種空間的極端延伸而形成的似乎無法測量的深度居然緣于玻璃實體內部飄浮的金箔或別的不透明物質的間歇性視覺阻隔,有趣的是,這個空間存在的同時卻也因玻璃必然的透明而有限度的虛化,形成視覺心理的雙重性格,也許,這樣的創作打破了關于物質的單向度識別與認知,自然形成價值作在。
本次展覽從10月31日—11月3日在唐云藝術館(杭州市南山路45號)舉行,共展出李文、李鋒近期創作的約百件作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