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世界中,粉彩是唯一能撼動青花霸主地位的瓷器,由于粉彩的色彩豐富、色調淡雅柔和,做工精美,自問世以后,馬上成為了清朝皇室的新寵。粉彩創燒于康熙晚期,興盛于雍正、乾隆時期,尤其以雍正一朝制作的粉彩瓷器最為精美,無論造型、彩繪技法、紋飾圖案等方面皆達到空前的水平。在2006年中國嘉德的春拍中,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估價500萬至700萬元(人民幣,下同),成交價達到了5280萬元。
粉彩瓷器中不僅以顏色取勝,更要看制作工藝。像此次拍賣的這款蝴蝶瓶,就采用了軋道工藝。軋道粉彩瓷器,是從古代陶瓷,尤其是唐宋陶瓷刻劃工藝得到啟發和繼承發展的。軋道粉彩是傳統刻劃花和顏色釉的結合運用,它和歷史上的青瓷、白瓷刻劃花不同,它是按創作者的設計要求在刻劃出地子紋樣后又在不同部位施以不同的色釉,使畫面色調變化豐富,其色釉有粉紅、胭脂紅、綠色、藍色、黃色等。少數還以開光作為裝飾,但因其制作過程復雜,費工耗時,不久即被淘汰,故傳世之作并不多見。2004年在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上,就有一件清乾隆·胭脂紅地軋道錦紋粉彩纏枝花卉紋梅瓶,成交價超過了4150萬港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