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迪拜、東京、香港、北京、臺北……亞洲各城市的藝術博覽會漸次落下帷幕,在10月9日開幕的新加坡藝術博覽會是亞洲年底的最后一個大型藝術博覽會,來自16個國家的110家畫廊參加了這次博覽會。
新加坡藝術博覽會開幕的時間甚為微妙。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機的恐慌顯然已經蔓延到藝術市場,2008年香港藝術博覽會的主贊助商雷曼兄弟在此前申請破產,而另一方面,剛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秋拍的首場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上傳來的消息也是喜憂參半,上拍的47件作品,售出了28件,成交率為59.6%。當代中國藝術市場過去五年經過了驚人的成長——蘇富比全球總成交價從2004年的300萬美元到2007年的1億9400萬美元,“故如本次拍賣成交之放緩亦不為出奇”,這是蘇富比方面的解釋。在這個拍賣會上,刷新拍賣記錄的多是東南亞藝術作品,包括當代東南亞藝術及當代菲律賓藝術,印度尼西亞藝術家INyomanMasriadi的大型油畫作品《對不起英雄,我忘記了》(sorryhero,iforgot)以482萬港元成交,幾乎是拍前估價的10倍。除此之外,另幾位印度尼西亞藝術家阿凡迪(affandi)、蘇華格(suwage)以及沙普塔拉(saputra)也在此次拍賣當中,刷新了個人拍賣紀錄。中國知名當代藝術作品幾年內以數十倍的價格高漲已經不是新聞,在蘇富比此次拍賣會上,張曉剛、蔡國強、岳敏君等中國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多為歐洲收藏家買走。亞洲的收藏家開始在本地區內尋找“可承受”和“有潛力”的作品。在亞洲藝術市場內,印尼藝術家的作品正在開始進入百萬元的行列。
“可承受”的藝術品,這句話在這一屆新加坡藝術博覽會畫廊間流傳,與迪拜和香港畫廊博覽會更多歐美高規格的畫廊參展不同,新加坡畫廊博覽會少見歐洲畫廊面孔,而以韓國、日本、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畫廊為主。
在地區畫廊博覽會上出現不多的日本畫廊此次共有十三家參與,而且帶來的也多是價格適中的藝術作品,東京的ShinseidoHatanaka畫廊此次也帶來了曾在今年迪拜畫廊博覽會上創出單幅作品銷售記錄的日本藝術家千住博的作品,但除此之外,畫廊代理的藝術家KaoruKan的單幅繪畫僅售3500新加坡元,是中產階級完全可接受的價格。顯然,大部分畫廊已經意識到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新加坡本地和東南亞的收藏需求,在此次博覽會上帶來的并非是天價的藝術作品。
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習慣的南洋華人收藏家群體在藝術市場上不喜顯山露水,但一直有穩定和持續的收藏。新加坡本地的大華銀行不僅發起每年一度的青年藝術家大獎,也擁有可觀的收藏。新家坡藝術博覽會的總監陳圣珀一直說服大華銀行在博覽會期間舉辦他們的收藏展。目前收藏展也成為了新加坡藝術博覽會的保留項目。繼2007年舉辦過烏里·??说氖詹卣怪螅衲甑男录悠滤囆g博覽會舉辦了以韓國藝術家白南準 (NamJunePaik,1932-2006)和印度藝術家JogenChowdhury的收藏特展。韓國收藏家、光州雙年展基金會董事KimSooKeong女士向2008新加坡藝術博覽會借出了一組由白南準創作的藝術品。在“白南準:KimSooKeong的私人收藏回顧展”上展出了白南準的《藍佛》(BlueBuddha)和《電視維修工》(TVRepairMan)。
在新加坡藝術博覽會的現場,韓國畫廊表現得甚為踴躍,此次共有23家韓國畫廊參加了博覽會。《國際先驅論壇報》名為 《韓國在中國陰影下顯現》的報道以此次新加坡博覽會為契機,介紹了韓國當代藝術品近兩年來在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行的上升表現,韓國畫廊的擴張狀況以及韓國的收藏家。韓國畫廊起初參加新加坡畫廊博覽會并不積極,一直到2006年開始,原來參展的一兩家韓國畫廊上升為8家。在韓國藝術領域,白南準影響深遠。這位被譽為“多媒體之父”的韓裔藝術家在創作中深受杜尚和約翰·凱奇的啟發,他的多媒體裝置改變了新藝術家的觀念,而且建立了強大的使用新技術作為藝術媒介的傳統。在此次博覽會上韓國畫廊Leehwaik售出了藝術家KimDongYoo價值30萬美元的畫作,畫廊主leeHwaik認為韓國藝術家既沒有中國藝術家的政治文化創作背景,也沒有日本當代藝術由動漫形象衍生的創作資源,這位畫廊家認為中國和日本各有其特殊的當代藝術文化符號,而深受白南準影響的韓國藝術家則更關注創作媒介和新技術。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ZolaZolu畫廊在此次博覽會上表現頗為積極,帶來了NagrohoAid、AgungYuwono等多位藝術家的作品,畫廊也售出了近全數的藝術作品。在印度尼西亞當代藝術作品走向百萬級的標價記錄時,對于這個新興的藝術市場,普遍的好奇要多于實際的了解。東南亞當代藝術品是由于價格潛力還是本身的藝術價值受到關注,這個問題還難以回答。畢竟,在近年來的亞洲當代藝術熱潮中,中國、印度、日本和隨之而起的韓國仍然占據了大部分的視野。
當然,對于新興藝術領域的熱衷不僅表現在拍賣行和博覽會上,正在新加坡藝術博物館舉辦的新加坡雙年展邀請了日本策展人南條史生擔任藝術總監,在這個以主題為Wonder(謎)的雙年展上,印度尼西亞藝術家組合Tromarama的作品別具一格,用木刻和多媒體呈現的作品SerigalaMilitia,充滿了幽默感和流行文化的蓬勃生氣。
在中國GDP增長速度開始減速的同時,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價格在藝術市場也開始放緩,一直以中國當代藝術為主打的“亞洲當代藝術”現在開始著眼本地區更多有待發展的區域。韓國或者印尼的藝術品市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陰影下是否有持續提升的耐力,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