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里的張松不僅是一位頗有藝術成就的著名山水畫家,而且是一位有影響、有能力的文化事業活動家。
我認識張松很久了,那里,他是安徽黃山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借調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分管全區部隊美術創作工作。以他頑強拼搏的精神,把全區部隊美術創作活動搞得非常有生氣。1999年,就在南京軍區政治部正準備將他正式調入文化部工作時,他卻悄悄地轉業到安徽省地方工作,現在為該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雖然在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工作已近六年了,但他仍然保持在部隊工作時期一股雷厲風行、緊張快干的工作作風和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特別是他為了盡快適應地方工作的特點,他常常告誡自己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強化服務意識、銳意開拓創新、把握藝術生產規律、探索新時期美術家協會工作新思路。在安徽省文聯黨組領導下和省美協主席團積極支持下,這些年的安徽美術家協會工作,如同當年他在南京軍區文化部工作是一樣紅紅火火,蒸蒸日上。從2002年開始,中國美術家協會每年都在安徽成功舉辦了一個大型活動,如《第十六屆全國版畫作品展覽》、《200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黃山·中國美術論壇——中國百年水彩研討會》,尤其是2005年9月在合肥隆重開幕的《第十六屆國際美術大會》及美術特展和《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藝術研討會》等三項重大國際藝術交流活動項目,同時取得的圓滿成功,足以說明各項活動在安徽取得成功除了有安徽省、合肥市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注美術事業發展的合肥安美集團總裁李昌文先生積極參與外,也是安徽省美協在探索新時期工作思路上邁出的成功步子,更是與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較高組織協調能力的張松的辛勤努力工作分不開。
從全國省級美協組織工作角度來說,我認為張松是一位頗受當地美術界好評的秘書長,也是一位在全國美術界范圍內有影響的省級美協秘書長。
談到張松的藝術,我想說兩句,一是他對藝術的追求,同樣象工作一樣有執著的精神。張松在部隊服役期間,就是一個在全國很有影響的軍旅山水畫家,沸騰的軍旅生活環境,激發了他對祖國山河的愛和對祖國海邊防的情,深入生活,營造自我,對軍事題材的創作情有獨鐘。他用了5年時間,集自己近30年軍旅生涯之大成,潛心創作了一幅180米通景長卷《華夏萬里邊關圖》,于1994年12月,在北京舉辦的《張松山水畫展》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八一電影制版廠還破例為其拍攝了專題片,直到現在,他創作的這幅山水長卷仍是國內唯一表現國防題材的最長的國畫巨構。二是隨著他在地方工作的不斷發展,他的山水畫藝術也隨之影響進一步擴大了,他筆下的江南山水作品,給我們開辟了一片新天地,相信大家從他這本新畫集的作品中,可以體悟到一派江南秀色亦蒼勁的高雅境界。作為一個成功的畫家,其作品必定有著獨特和與眾不同的藝術視角與意識符號形式,包括其用筆、敷色和畫面構成與形式,正如張松自己所說的“藝術心靈的沖動來自我眼中的世界”。他的視角與別人的理解就不同,常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去思考揣摩世間物象,往往物象會表現得很生動與深刻,更具有震撼力。張松的山水畫藝術,也許就是這些因素,促成他反思柔媚的江南景色,卻憑添幾分蒼勁;需要觀者用心品嚼方知細味。他的山水畫藝術的創作雖然體現了他的濃厚功底,但其創作觀念卻更具創新,可謂熔傳統風骨與現代意識于一爐。關于張松山水畫的藝術,我還想說一點,從這本畫集所搜集的作品看,大部分都是近幾年的新作,也就是說,是在他工作最忙的狀態下抽出時間創作的,他既抓好協會工作,又沒耽誤自己的藝術創作,這是需要一種頑強的信念和拼搏精神來支撐的。因此,這種工作與從藝精神我們要提倡。對他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在我表示由衷的祝賀之際,也希望張松先生面對蓬勃發展的大美術時代,在進一步做好為美術家服務工作的前提下,努力使自己的藝術在確立更鮮明的獨特風貌及個性風格的表現方法上升華,張揚個性,提高學養。愿張松先生的“江南山水畫”隨著繼承和發展的腳步走得更高、更成熟……
(作者: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解放軍畫院院長)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