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里擁有我前所未見的陶瓷技術。我真慶幸自己可以來到這里。”奧地利陶藝家瑪蒂娜說。
瑪蒂娜是在幾個月前來到景德鎮的。在這里,她租了一間工作室,在當地工匠的幫助下制作自己參加一個國際陶瓷大賽的作品。“到目前為止,一切進展十分順利。”
羅比·希格爾來自美國,今年25歲的他畢業于美國邁阿密大學,專修陶瓷專業。希格爾第一次來景德鎮是在兩年前,“今年已經是我第三次來這里了,景德鎮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每次來總會有新的收獲,發現新的東西。”
像瑪蒂娜和希格爾一樣,越來越多的外國陶藝家都選擇來到江西景德鎮,在這里學習中國歷史悠久的古法制瓷,制作出心目中的陶瓷佳品。
就像北京城東大山子“798”藝術區已成為眾多當代中國思想新銳、個性鮮明的藝術家的聚集地,古老瓷都景德鎮也為云集于此的海內外陶瓷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孵化”靈感與夢想的空間。
被稱為陶瓷“798”的前身是景德鎮雕塑瓷廠。2000年,這家有52年歷史、曾輝煌一時的國營老廠以“國退民進”的方式進行了國有企業改革,原有的廠房被民營企業和私人租用,成為名人工作室和各類小作坊的聚集地。
原景德鎮雕塑瓷廠廠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率先在這里設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之后又建立了“劉遠長陶瓷藝術館”。據劉遠長介紹,現在雕塑瓷廠內大約有近80家名人工作室、藝術家工作室和機構設立的陶瓷創作基地。
2005年,樂天陶社進駐景德鎮雕塑瓷廠,包括工作室、實驗工廠、畫廊、商店、咖啡館和藝術家住所,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
英籍日本陶藝家安田猛目前負責主持景德鎮樂天陶社的日常工作。他告訴記者,在過去的一年里,愿意長期“駐場”的藝術家越來越多,“目前租用工作室的陶藝家有十幾個,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在這里完成自己的作品,大多數會待上三個月左右,有些人甚至會住上半年。”
安田猛說,陶社剩余的工作室也早已預訂一空,“這種情況在前幾年幾乎沒有出現過。”
景德鎮分工細致的陶瓷匠人對藝術家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在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你需要的手藝人,他們對自己的領域非常精通,從拉坯、修坯,到上釉、勾花,他們可以幫助你將最初的設想轉變為成形的作品。”瑪蒂娜說。
在景德鎮給予外來藝術家幫助的同時,他們所帶來的新鮮思潮也對當地年輕一代的陶瓷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為藝術家做助手豐富了我的閱歷,他們教會我用不同的視角來審視陶瓷藝術。”在樂天陶社工作了三年的景德鎮陶瓷學院畢業生李立波告訴記者。
侯杰文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大三的學生。在樂天陶社,大家都會叫他的英文名字“吉米”。他告訴記者,自己整個暑假幾乎都呆在景德鎮,“從西方藝術家身上,我看到了更多獨立與批判的精神,我想這正是我所缺少的。”。
樂天陶社社長鄭祎說,這里每個星期五晚上都會舉辦講座,“主講人多是’駐場’藝術家或我們邀請的其他嘉賓,他們帶來的新銳理念往往能讓這里的學生們耳目一新。”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曾經在日本東京邊上櫪木縣一個叫益子町的地方呆了10年,就是因為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一種陶瓷發展的潛力。”安田猛說,現在,益子町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陶瓷產地,每年春秋舉辦的陶瓷博覽會更是云集世界各地陶瓷名家的盛會。
“而在景德鎮,我感受到了和當年一樣的潛力。我深信,景德鎮將成為第二個益子町。”安田猛信心十足地說。
景德鎮:海內外陶藝家“孵化”藝術靈感與夢想
景德鎮:海內外陶藝家“孵化”藝術靈感與夢想
景德鎮:海內外陶藝家“孵化”藝術靈感與夢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