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拍賣季參與企業,永樂堅持“佳士得”的原則和作風,成立3年來踏實專注于中國書畫,強調流程的規范和展示的品質,將客戶的現場體驗和長遠信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本次拍賣及預展選在新落成于北京中央商務區的“銀泰”柏悅酒店舉行。
11日上午舉槌開拍的《北美洲私人收藏扇面》專場實為永樂07春拍同名專場之續集。一年半前的那次亮相取得了總成交額超過預估價3倍的非凡成績,體現出市場對這批來源清晰、保存精美之扇面作品的充分肯定。此次秋拍,來自同一藏家的另外近百件扇面精品,幾乎匯集了中國古、近、現代各繪畫流派主要代表人物的精心佳構。所有作品均品相完好,且首次在拍賣市場中露面,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以海派代表吳湖帆的《荷花》(1號拍品,估價30,000-40,000元)扇面為例,一筆之中融合了紅、綠、黃三色,艷不傷雅,鬧中寓靜,甚富神韻。作為一位集繪畫、鑒賞、收藏于一身的顯赫人物,吳湖帆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可以說代表了中國繪畫史上的一種現象。他畫荷設色之妙,清麗雅腴,調子明快,與惲壽平(南田)是有很深的淵源關系的。但他的沒骨畫法,較前人又有了創新。
張大千的《倚桌聽泉》7號拍品,估價120,000-150,000元)作于己丑(1949)年。四十年代中期,張大千進一步拓寬學習傳統的范圍,從明清上溯到宋元,遍臨歷代名家名作。當時張大千已在全國享有盛名,但他依舊不斷從自然山水中吸收營養,他三上黃山,兩攀華山,游雁蕩勝境,觀桂林山水,入劍門,上峨嵋,登青城山。因此,此時的繪畫極具個人才情,又可見傳統功力的造化。此圖是學董、巨的變格,布景取江南明秀清闊的意境,筆墨渾厚蒼莽。用冷暖兩色系(花青、赭石)為主調,交互多層次渲染,益增山石草木華茂溫潤的萬千氣象。
齊白石《花卉草蟲》(57號拍品,估價150,000-200,000元)以逸筆描繪花叢、柵欄邊,蟋蟀低鳴的小景。此圖用筆圓潤秀勁,用色大膽創新,色彩繽紛爛漫,草蟲形神兼備,雖不是工筆,卻于粗曠、質樸中見真性情,從中反映出白石對農村生活與過去鄉間經歷難以割舍的情懷。
中國書畫第一部分還選取了傅抱石、黃賓虹、吳昌碩、任伯年等近現代名家的扇面佳作,這些作品將書法、山水、人物、花卉、種種甫然入畫,呈特別風采,生動而別致,表現出藝術家高超的創作水平,極為珍貴。
中國書畫第二部分中有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的一位外科醫生以及一位美國海軍軍醫的重要藏品,他們提供的十二件精彩繪畫作品(131-142號拍品)皆曾被伯明翰藝術博物館多次借出展覽。香港藏家陳宇先生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北京一家外資公司擔任總經理。當時因工作關系與北京和上海的書畫家交情甚深,因而獲贈不少佳作,此次拍賣的十三件作品(183-195 號拍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部分其他征集自臺灣、新加坡等地的吳昌碩、齊白石、李可染、張大千、徐悲鴻等近現代藝術大師的精心佳作也為數不少。同時,本次拍賣會更挑選了古代名家董其昌、傅山、惲壽平、李鱓等難得的書法長卷及繪畫精品,為書畫愛好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
吳昌碩《錯落珊瑚珠》(228號拍品,估價1,000,000-1,500,000元)為吳氏花卉畫之力作。此圖布局得益于作者書法和篆刻的修養。篆刻章法之疏密、輕重、承應、盤錯于此圖中盡顯。天竺樹干從畫面右方向畫中間斜上,枝葉穿插,此意在造勢。畫中下部以逸筆寫靈石,三角形的造型穩住了畫的重心,更與樹葉形成疏密的對比,意趣無窮。左邊由上而下的行書長行題款,平衡了右方的向上之勢。畫中各物以順應逆,互相回應,盡顯作者在構圖方面的苦心經營,極為講究。圖中靈石以淡墨鉤勒渲染,虛中見實,清新雋永。天竺的枝干和葉子蒼潤爛漫,層次豐富,色墨交融。吳昌碩以金石治印方面的質樸古厚的意趣,引用到繪畫用色方面來,令其大寫意花卉色澤古厚,艷而不俗,洋溢著富麗、熱烈,而又穩重典雅的趣味。
李鱓《花卉》冊(288號拍品,估價1,800,000-2,000,000元),共計十二開,其中墨筆四開,設色八開。用筆皆利落酣暢,設色簡潔,構圖靈活多樣。如第一開中繪松、竹、梅三友相擁緊密,枝干交叉,相互支撐。清風徐拂,似暗香四溢。梅香沁竹,令人陶然。畫梅以中鋒揮灑,一氣呵成。畫竹則竹葉紛披,枝節分明,銜接有力。畫松用筆縱橫馳騁,信筆揮灑,老松的粗豪、倔強都表現得恰到好處。使“蒼松勁竹老梅清”的詩意盡顯。李鱓不僅畫傳統的“四君子”、“歲寒三友”,更把民間的桑蠶稻菜、花鳥魚蟲納入畫中,并將其置身于生活實景中去,富有生活氣息。此冊第二、三、四、八、十二開分別繪柳燕、春蠶、八哥、夏蟬和麻雀。鳥的翎毛、蟬的描繪用小寫意法,筆簡而形態逼真。蠶與桑葉則用雙鉤再賦色的方法,造型生動可愛。多種技法的熟練應用,附以畫旁相得益彰的書法、題詩,李鱓賦予了這些雅俗共賞的平凡景物以深刻的內涵,也令他的繪畫作品能夠“多得天趣”。
黃胄《庫爾班大叔》(304號拍品,估價550,000-650,000元)是黃胄人物畫中的一件精彩之作。其奔放的畫風與所表現的內容十分和諧,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黃胄用律動的線條,亮麗的色彩,把前景庫爾班大叔抬手仰望、身后毛驢低頭吃草、空中飛機飛馳而過等多維動勢統一在畫面之中,空間、層次感極強,渲染出一派熱情歡快的景象。
董其昌在用筆、結體、章法、用墨四個方面的實踐,是圍繞于實現他自己追求的以淡、秀、潤、韻為審美取向的。用筆的虛和變化、結字的猗側反正、章法的疏空簡遠,用墨的濃淡相間,造成其書作白大于黑的視覺效果。用筆虛和而骨力內蘊,章法疏空而氣勢流宕,用墨淡潤而神韻反出,這便是董其昌書法的風格特征。這種風格特征表現了禪意,所謂豐采姿神、飄飄欲仙;這種風格又反映了士大夫崇尚自然的率真之趣,即所謂書卷氣。展觀本場拍賣中董其昌《草書千字文》卷身(278號拍品,估價600,000-800,000元),這種趣味和氣息是不難感受到的。
如此豐富的回流藝術珍品,不禁讓人驚喜。而出自同一個藏家、曾經創下拍賣佳績的扇面精品,更是令人期待。難能可貴的是這些藝術精品來源清晰、品相極佳。永樂將攜部分精品于11月2日、3日在上海四季酒店,11月6日至7日在太原國貿大飯店進行巡展。全部拍品將于11月10日、11日在北京柏悅酒店預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