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798藝術節上,令人欣慰的情景出現了:人們來到798藝術區,隨意地欣賞著自己喜歡的作品,沒有天價作品,沒有惡搞創意,沒有刻意的噱頭。798變成了菜市場,人們挑選自己喜愛的東西駐足觀看,氣氛一片祥和。而“藝術是什么”的問題也變得有些多余了……
什么學術、門派,其實在普通人眼里只不過是柜臺上的一件商品,只有喜歡和不喜歡。喜歡了拿來把玩,不喜歡便棄之一旁。人們的想法變簡單了,藝術也就變簡單了,而這也使年輕的藝術家們產生了更多的創意靈感。
“開幕式那天人特別多,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我2001年去巴黎之前這里還是獨立的工作室,現在這里更開放、更多元。現在的觀眾也比以前更寬容,好奇心很重,我看到很多觀眾與作品合影,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話,用自己的行為與作品對話。”安曉彤的話說得很到位。
而UCCA館長杰羅姆?桑斯先生也認為:“支持年輕藝術家并為他們提供展示才華、天分和作品的平臺是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重要使命之一。”
王林是頻頻出現在各種學術活動中的大學教授兼策展人,他并不介意自己策劃的展覽如今被放在798這樣一直商業氛圍濃重的藝術區中。他甚至表示,自己很喜歡這種展覽氛圍,因為這里有足夠人氣,游客喜歡,這就足夠了。他希望讓所有人看到,在那些藝術商品之外還有這樣原創的藝術品。
798是搞藝術的人們扎推聚首的地方,如今更是藝術市場的前沿陣地。但想想人們需要這些嗎?就像在商場里挑商品一樣,沒有人會去管這件衣服是誰做的,重要的是做得好不好。喜歡藝術的人最希望看到的是好作品、有趣的作品,而并非是哪位大腕創作的讓人看不懂的東西。
可以看到,如今的798藝術節植根于全中國最有名的藝術園區,越來越希望彰顯自己的個性。藝術區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陳勇利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多樣性正是該園區最大的特色。
其實,無論中國如何超速發展,無論是社會還是年輕一代,在這個張揚的時代,人們最需要的是開放社會的特征和多元文化的氣象。而人們這種最根本的愿望被逐漸走向的798藝術區很好地呈現了出來。而恰逢假日的798藝術節也成為了藝術愛好者獵奇、尋寶的最佳場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