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9日至16日,“對話——當代繪畫藝術邀請展”在剛剛結束的美術報藝術節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藝術節落幕當日,在張宗祥書畫院院長的盛情邀請下,本展就將于10月9日移師海寧,此后還會陸續在四川成都美術館等地巡回展出,參展畫家包括:
魏魯安 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油畫研究生班,師從蘇天賜教授,現為南京四川成都美術院藝術學院油畫系教授
張靈 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人物研究生班,師從吳山明教授,現為職業畫家
竇金庸 浙江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現為金華畫院院長
孫海峰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為浙江畫院山水研究員
謝中霞 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師從沈行工教授,現為江蘇省油畫雕塑院畫家
謝海 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師從王伯敏教授,現為《美術報》評論部主任
王東春 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生班,現為南京工程學院教師
李戈曄 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師從唐勇力教授,現為職業畫家
關于張宗祥書畫院
張宗祥先生(1882-1965),浙江海寧人,譜名思曾,名閬聲,晚號冷僧,自署鐵如意館主。是我國現代著名學者、書家。曾先后擔任過浙江高等學堂及浙江兩浙師范學堂教員,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華學堂教員,教育部視學、京師圖書館主任、浙江省教育廳長、甌海道尹、文瀾閣《四庫全書》保管委員會主任等職;解放后,歷任浙江圖書館館長、省文史館副館長、西泠印社社長、省政協常委、民革浙江省委常委、美協浙江分會副主席等職。
張宗祥先生對我國民族文化教育事業也建樹不朽功績,為世人稱頌。他畢生致力于古籍校勘,共抄校古籍近萬卷。他主持補抄文瀾閣《四庫全書》,使之與湖山并存,厥功甚偉;他學識淵博,著述甚豐,于文史、書法、繪畫、詩詞、金石、戲曲、醫學、考古、水利等均有不同的造詣;且都有創新壓軸之杰作。書法以行草見長。他所留下的豐富的文化遺產,是人民的寶貴財富。
張宗祥先生故居位于張宗祥紀念館內,建于1934年。先生逝世以后,其子女遵照先人意愿,將故居無償捐贈給海寧市人民政府。1982年,海寧市人民政府將故居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撥款修葺,1993年正式對外開放,故居鐵如意館長年陳列張宗祥先生生平業績。1998年再次擴修,2006年10月,紀念館拓展新館落成。故居與新館共2200平方米。新館內有文人雅士聚集的文藝沙龍,海寧市內第一個書畫專業展廳,由于長年舉辦各類展覽和學術研討文化交流活動,故居(書畫院)已在全國享有聲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