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的藝術品拍賣行-蘇富比拍賣行,在這次全球次貸危機的重壓之下,于10月份在香港舉辦為期五天的秋季拍賣會,蘇富比對1700件拍品預計拍賣成交額達高20億港幣,但到8日截止,拍賣結果差強人意,僅達到預估計的一般,最后成交額約為11億港幣。且低于去年同樣拍品件數(shù)所達的17.7億港幣。
更糟糕的是,蘇富比的股票也成下跌趨勢,這周跌幅達1/5,比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的基準下跌9個百分點,這一現(xiàn)象與這次亞洲藝術品的秋拍結果不理想不無關系。
“看看最近有多少人變得越來越窮,蘇富比之所以會有今天的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一位在北京從事藝術品交易的交易商笑稱。
自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破產之后,經銷商們密切關注藝術品購買者對于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反應。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行也于本月分別在倫敦和紐約舉辦拍賣。
自日經225指數(shù)在1987年達最大跌幅以及香港恒生指數(shù)在2006年跌至1.6萬以來,受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亞洲股票本周又呈下跌趨勢。
蘇富比亞洲區(qū)主席黃林詩韻稱,鑒于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本季拍賣總成交額堪稱中的佳績。
流拍
自雷曼兄弟破產,受全球經濟下滑以及銀行緊急救援的影響,在本次拍賣的最初兩天里購買力很低,以至于諸如曾梵志等中國當代知名藝術家的優(yōu)質作品無人問津或出價過低,最終4成拍品流拍。一些頂級珠寶拍品,如一件預估價為7400萬港幣的102.56克拉的黃鉆項鏈最終也慘遭流拍。
乾隆御制《大閱圖》
清乾隆御制《大閱第三圖——閱陣》手卷展示了乾隆皇帝身穿戎裝,著鎧甲、戴頭盔、佩腰刀、掛弓袋箭囊,威風凜凜地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審閱16,000人的軍隊。最終以6790萬港幣成交,刷新清代宮廷御制畫作世界拍賣紀錄。
《大閱圖》共畫有4卷,分別為《幸營》《列陣》《閱陣》和《行陣》,均為乾隆皇帝于1746年為展示其軍事才華而制。此外,還有8只來自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的玉璽,價值1.65億港幣。其中,乾隆帝御寶交龍鈕《乾隆御筆》白玉璽以6400萬港元成交,刷新白玉拍品拍賣紀錄。
時機不佳
“這是一個成功的拍賣會,只是舉辦的實際不對,但這也是我們無能為力的事情。”一位經銷商如此評價這一現(xiàn)象。
香港是紐約、倫敦之后世界第三大藝術市場,每年蘇富比和佳士得在這里舉辦的拍賣會被認為是藝術品市場氣候的風向標。下月,蘇富比的對頭佳士得也將于香港舉辦其秋季拍賣會。
此外,拍賣會上蘇富比對低于4萬港幣的拍品的擁有者固定收取6000港幣的費用,4萬或高于4萬港幣的收取拍價的10%的費用。而對于拍價40萬港幣的拍品的買主收取25%的傭金,40-800萬港幣之間的收取20%,40萬以下為12%。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