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巖畫新發現,挑戰對土著島民的舊認識。
澳大利亞北部的阿納姆地,一直被視為是澳大利亞土著的特殊領地。從15000年前,直到50年前的巖畫作品記錄了這一地域的生活,更增添了這一區域的特殊魅力。學者們在這一區域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巖畫。在古老的哺乳動物——袋狼畫像旁邊,并置著一些現代文明發明物品的圖像,像是汽車、自行車車輪、雙翼飛機以及來復槍。還有傳教士、船長的肖像。科學家們證明,這些巖畫沿著惠靈頓山脈分布,至少有100個巖畫點。
這一發現也改寫了澳大利亞的歷史。起碼是推翻了一個舊假設:大洋洲是獨立封閉的,直到1788年第一艦隊到達這片大陸,才開始與外界有所接觸。巖畫的內容表明,北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在過去幾百甚至幾千年前,已經與來自亞洲以及歐洲的航海者有了廣泛的接觸交流。
最近在惠靈頓山脈進行考察的科學家隊伍,記錄下了81幅船舶的圖像,從印度尼西亞蘇拉維西島的商船到獨木舟,有19世紀英國的高桅橫帆船,還有20世紀的汽船、日本的花紋裝飾小帆船,甚至還發現了奢華的游船與二戰時期的驅逐艦。
在全球范圍來看,20世紀以來的巖畫很少見。在當地土著長老Ronald Lamilami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對巖畫進行了測繪。他們認為這些巖畫可以說是描繪了最為連貫和漫長的世界歷史。昆士蘭州格里菲斯大學的考古學家Paul Tacon教授說:“這一地點好像是人們會反復造訪的重要地點。跨越千百年,不斷地往舊的繪畫上添加新題材的圖像。他們每次回來,都往自己創作的歷史書上增添新的雕刻和經驗。許多經過北澳大利亞的土著民都將這些巖畫點稱為他們的歷史書或是圖書館。”
這些巖畫最早為外人所知是在上世紀70年代。George Chaloupka在當地土著的帶領下進入這一區域。但是,他只看到了極小部分的巖畫,而且記錄也都丟失了。直到最近,跟著部族長老Ronald Lamilami做田野調查的博士生Daryl Guse才重新發現了這批巖畫。Paul Tacon教授帶領的考察隊上個月進入了阿納姆地,被土著民的藝術畫卷深深震撼,很多圖像是白人們從未見過的。僅在一處巖石上,他們就發現了1500幅圖畫,包括“與時代緊密相連的藝術題材,以及比世界其他地方更為多樣化的圖像”。Paul Tacon教授說,“這一區域有成百上千的巖畫點等待大家揭開面紗。說它是世界遺產是毫不為過的,它可以說是澳大利亞最精彩的地方,它足以跟歐洲、南非等地區的巖畫比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