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08收藏家大會上,當代藝術收藏家張銳是10月8日全場唯一一位專注當代藝術收藏的演講嘉賓,因此他用"孤獨"來形容自己以及當代藝術在收藏家大會上的處境。
雅昌指數顯示,當代藝術從2004年起形成平緩的上升曲線,在2007年出現大幅上漲后指數曲線出現“拐點”。因此預測當代藝術的走向還言之過早,但經濟形勢衰落、拍賣成績下滑讓關于當代藝術的藝術價值及市場空間的爭論又重被提及。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幾年內的迅速發展與資本市場運作不無關系。有人認為2008年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將重復2005年中國書畫市場的老路,高位回落是市場回歸理性的必要調整,也有人認為全球背景下中國當代藝術從技術及學術層面,受認可程度非常高,市場暫時調整是為了進入持續性發展。
張銳坦言“當代藝術沒有收藏概念,只是消費”,但當代與古典的差別,不過是時代差異,今天的當代藝術是明天的古典藝術,關鍵是當代藝術家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具備社會良知。而當代藝術消費者則通過參與市場可以直接影響藝術作品的創作,用挑剔的眼光來要求藝術家,這樣才能為子孫后代留下優秀的未來古典藝術。這一觀點得到藏家王定乾的認同,這位寒舍的現任掌門人的座右銘便是“與時俱進”,在新時代背景下,用新觀念來面對新的形勢。他建議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當代藝術。
在國際畫壇上已經功成名就的當代畫家丁紹光指出,中國當代藝術在80年代初畢加索、馬蒂斯等人的影響下,直接從學院派進入后現代主義,跳過了現代主義的過度,這一課是要補的。另外,面對當代藝術發展趨勢,他建議當代畫家要提高素質,不要太自我,人格要凈化。
收藏家大會 “當代”顯孤獨
收藏家大會 “當代”顯孤獨
收藏家大會 “當代”顯孤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