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敬的畫作有幾米的韻味
“我的1997快點來吧……”1997已經過去11年了,歌手艾敬也早已轉型——今年11月8日,艾敬的首場個人畫展《AllAboutLove》將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幕。艾敬表示,這是她對自己另一個身份的全新沖刺。據悉,艾敬1999年就已開始畫畫,曾師從著名川籍畫家張曉剛,此次個展將是她對自己近十年平靜而瘋狂的繪畫生活的總結和交待。
在曼哈頓擁有畫室
艾敬的助手韓小楓透露,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從巴黎的羅浮宮到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艾敬就已經開始了藝術游歷之旅。2005年定居紐約后,艾敬全身心沉浸在藝術世界里。2007年12月艾敬首次以藝術家身份參加了由著名策展人黃專發起的《預感…》藝術展,與當代頗有代表性的十幾位亞洲藝術家一起展出了自己的作品《LOVE1》及《LOVE2》,藝術成績初受肯定。曾策劃了多次亞洲藝術展覽的紐約獨立策展人艾里克·C·希納耶對艾敬的作品評價極高,稱艾敬正在通過畫筆來闡述人類關系與情感。
艾敬在紐約的曼哈頓擁有一間畫室,她每周作畫6天,目前已經積攢了幾十幅作品。對于自己身份的界定,艾敬認為:“我還不是藝術家,我只是一直在過著‘藝術家般的生活’,我還沒有什么作為。我期待自己可以用音樂和繪畫,向社會傳達正面的訊息。”艾敬不贊同為了金錢和市場從事藝術,她表示,檢驗藝術家作品價值的不是價格,而是時間;她理想的存在方式,是像大野洋子(約翰·列儂(聽歌)的妻子)那樣,無論在音樂圈還是在攝影、繪畫方面,都是一位有個性、思想和獨特藝術氣質的藝術家。
師父竟是張曉剛
艾敬最初學畫,竟然是師從張曉剛。她回憶:“我2000年跟師父張曉剛學繪畫。盡管他現在在中外藝術界都享有盛譽,但當時國內很少有藝術圈以外的朋友了解他。師父有一次開玩笑說,要想了解張曉剛還要通過艾敬的新聞鏈接。當時師父周圍的藝術家都調侃我是師父惟一的俗家弟子(因為艾敬是一個沒有任何專業美術基礎的學生)。”
據悉,艾敬在1999年認識了才來北京發展的張曉剛。張曉剛看到艾敬在錄音棚里胡亂勾畫她第三張專輯《追月》的封面設計草圖,對艾敬說:“你可以畫畫,我教你。”艾敬透露:“在北京城的東北角一個‘長滿鮮花的地方’,在師父張曉剛的臨時畫室里我開始學習繪畫。那是我人生的一個特殊的時期,當時我切斷了所有和音樂的關系,像海底的一粒沙,寧靜而細致。我在畫畫中玩耍,我在師父的畫室里播放音樂。我畫骷髏,師父問我為什么畫骷髏?我說,它是‘愛’,如果心中沒有愛,它就是一副骷髏。”艾敬表示,由音樂轉入畫畫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美術界給她一種“江湖”的味道,那感覺挺像上世紀90年代初期原創音樂的圈子。
為四川出售第一幅畫作
艾敬說,當她真正開始準備個人畫展時,原來玩耍般的自在忽然蕩然無存:“我不確定:這個世界上還需要多一個藝術家嗎?自己的畫作能給社會帶來什么?”一位在美國的中國藝術家寬慰她:“音樂和繪畫有相同的地方,相信你的‘掙扎’期不會太長,你會很快找到方向。”果然,艾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藝術語言:“畫了多年之后,才發覺自己一直在用‘愛’這個主題在創作。”艾敬創作的一幅《LOVE》,就是用有序的排列和機械化的堆砌把LOVE字填滿整個畫面,視覺沖擊力很強。
雖然身邊不乏想收藏自己畫作的人,但艾敬至今只賣了一幅畫作《LOVE2》。在為汶川大地震舉行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為地震災區捐獻作品義拍”活動中,艾敬首次拍出了自己最鐘愛的作品之一《LOVE2》,并將所得的約10萬元捐給了災區。艾敬表示此次北京畫展是免費觀展,作品也不會出售,但她會號召大家繼續支援四川地震災區。艾敬說絕不會因為畫畫而放棄音樂,目前自己音樂方面的工作還是更多,在繪畫領域自己只是一個新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