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隨“大躍進”應運而生的農民畫曾被卷入違背科學發展規律的政治狂潮,為顯然謬誤的“浮夸風”做圖解?!拔母铩敝兴衷饨匐y,極左思潮使其陷進舉步維艱的泥潭。
1978年,迎改革開放春風吹拂,奄奄一息的農民畫得以復蘇。隨著農村經濟好轉,沉寂的畫鄉又活躍了。思想解放反思以往,曾盲從政治作膚淺機械說教,農民畫家真情被扭曲;還曾因循學院授陳規舊法,農民畫家創造性被泯滅,特別是民族虛無主義肆虐,竟把珍貴的民間美術傳統摒棄。針對弊端,大膽變革,上海金山農民畫鄉率先行動起來。在輔導者吳彤章的率領下,通過“采風”走訪民間老藝人,弄清當地豐富的民間美術資源,并啟發農民畫家們將自身的民間美術素養和才藝,轉換成繪畫造型本領運用到表現新生活的繪畫上,這使農民畫的面貌煥然一新,成為農民畫向現代民間繪畫演進的重要轉折。這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矚目和贊譽。他們的成功經驗廣為流傳,發掘民間美術傳統進行創新在各畫鄉蔚成風氣。
現代民間繪畫作品出自全國各地農村、漁島、牧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近百個畫鄉。每個畫鄉的作品都各具地方特色,這是受當地民間藝術傳統和風土人情的影響。“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滋養出地方特色藝術。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民間繪畫帶著綺麗的地方風光,多彩的民族風俗,悠久的文化傳統,繽紛的生活情景,洋溢著愛家鄉,愛中華的熱情,激蕩著民族團結和睦的親情。反映出當今我國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人們朝氣蓬勃、意氣風發、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這些匯成現代民間繪畫的洋洋大觀。受到中外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和由衷的喜愛。
近年來,現代民間繪畫頻頻亮相于各地舉辦的“農民藝術節”的畫展,有的還登上“國家藝術節”的大雅之堂。各地作品匯展反映出創作的活躍狀態并預示著全國現代民間繪畫新的發展高潮即將到來。這是時代給予它的機遇,在國家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謀略布署中,在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過程中,作為體現農村文化發展,蘊含著農民無窮文化創造潛力的現代民間繪畫必將會長足邁進。目前已有地方政府在著力精心培植、澆灌這株代表當地品牌文化的“鄉土藝術之花”。它是那里充滿生機活力的文化資源,開發它以形成“培育新的文化業態”。作為改革開放光輝成果之一的中國現代民間繪畫,它的前程似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