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文報紙《星洲日報》26日在頭版以“神七升空”為題刊登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的大幅照片,指出搭載3名太空人的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在中國航天史上寫下新的歷史篇章。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也用頭版和專版對神舟七號發射進行了報道,指出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升空,是中國載人航天出艙活動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也表明了中國航天技術的飛躍。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26日以“神舟七號升空 太空漫步引人注目”的大標題,整版報道了神七發射成功,指出神七升空標志著中國航天史上又一個里程碑。神七此次將突破和掌握太空人出艙的關鍵技術,首次進行太空行走,這將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后,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
《東方日報》說,神七的成功,是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跨越,不但彰顯中國航天大國形象,更將提升中國的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
日本《每日新聞》26日報道說,中國是繼神舟五號、神舟六號之后第三次發射載人宇宙飛船。中國將航天開發定位為21世紀國家發展戰略的支柱,從發射神七開始,中國的航天發展將邁入面向空間站建設的第二階段。
《東京新聞》的報道說,中國以建設繼美俄后的航天大國為目標,計劃2012年前后發射登陸月球表面的探測器,2020年前建設空間站。本次神七發射中國首次向美俄等部分外國電視臺公開了發射的實況,以表明其透明性。
《日本經濟新聞》當天除報道神七飛天的消息外,還較詳盡地介紹了“神舟”名字的由來,飛船的組成部分、長度、總質量等。報道說,中國是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第三個成功實現載人航天飛行的國家,這次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首次挑戰太空行走,如果能夠成功,將大大貢獻于基礎技術和經驗的積累。
26日出版的法國《費加羅報》撰文說,在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后,中國又發射了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這一發射確認了中國的航天大國地位,并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文章說,25日晚的升空過程是一次“完美的成功”,它吸引了眾多航天愛好者前往酒泉現場觀看,并激發了人們的自豪感。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中國宇航員翟志剛將穿著中國自主研制的先進航天服,進行首次太空行走。如果他能成功完成這次出艙活動,就意味著中國距離建設空間站和探月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葡萄牙《新聞日報》26日用一整版圖文介紹了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情況。這篇題為《中國向太空前進》的文章詳細介紹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背景、發射情況以及3名宇航員的情況。對于中國宇航員第一次太空行走,文章認為這是中國在2020年登月之路上,邁出的又一決定性的一步。
文章贊揚道,從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到宇航員將實現太空行走,中國僅用了5年時間。此前,太空行走這樣的技術一直僅為美國和俄羅斯所擁有。
美國《華盛頓郵報》26日報道說,中國神七的發射堪稱“像教科書一樣完美”,“中國舉國上下都為此而興高采烈,并期待這個國家的第一次太空行走”。該報分析說,神七任務展示了中國在載人航天領域不斷增長的雄心,也表明中國對空間探索給予了極高的重視。
《紐約時報》26日說,這是中國在5年內進行的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而且中國設定了太空探索長期目標,即到2020年建立自己的空間站,之后還將把宇航員送上月球。“這些無疑將給中國帶來國際聲望”。
《紐約時報》還特別提到,這次中國首次對載人航天任務進行了現場電視直播。“中國的各媒體也對這次任務廣泛報道,對于中國這個在太空探索領域內起步雖晚、進展卻十分迅速的國家來說,這是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26日出版的《華爾街日報》說,中國的國家電視臺對神七任務進行現場直播,展示了中國在其載人航天領域不斷增強的自信心。
洛杉磯《中華商報》25日發表了題為“太空漫步壯志酬 中華崛起尤可期”的評論,盛贊神舟七號升天。社論說,神七飛天,中國人在太空走出了第一步,也邁出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浩瀚太空首次銘刻下中國人的身影。社論說,“一個月前中國人走出了主辦奧運會的第一步,中國贏得了世界的贊嘆;如今,中國人走出了邁向太空的第一步,中國已然躋身太空強國之林”。
尼加拉瓜《新聞報》25日報道說,神舟七號飛船在中國甘肅酒泉的夜空中成功發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首次進行太空行走試驗。中國此舉不但鞏固了其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第三大航天大國的地位,更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成為科技大國、科技強國的決心。
洪都拉斯《先鋒報》25日報道說,神七發射成功彰顯中國的強大科技實力。報道說,神七飛船承載著13億中國人的希望在甘肅酒泉的夜空中成功起航,帶著3名航天員開始了68小時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其間,航天員翟志剛還將在飛船艙外進行首次太空行走活動。
報道指出,這是中國第三次實施載人航天飛行,而且是首次進行太空行走試驗。中國此舉鞏固了其航天大國的地位,繼奧運會之后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了其強大的綜合國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