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上海800的一場拍賣會也在9月13日如期舉行,由于恰逢這樣一個敏感的時點,所以其拍賣的情況也同樣引來了各方的關注。記者也來到了現場,好更多地領略一下市場的現實狀況。
逆市中成交4300萬元
近一段時間以來,當代藝術市場的衰落已經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在藝博會和畫廊交易均受到影響的背景下,上海800拍賣首拍9月13日在五角場800號藝術區如期舉行,這場拍賣估價超過5000萬元,最后交出4300多萬元的總成績單。這一方面證明了藝術市場的調整趨勢,而在更大程度上則表明不走流行趨勢拍賣的成功。
與其他拍賣會選址五星級酒店不同,此次拍賣在五角場800號藝術區的禮堂舉行。拍賣開始前,主辦方在現場安排了300個座位,但陸續趕來的買家令原本寬敞的場館顯得格外擁擠,一再加座之后仍有人站在最后排。在當代藝術市場遭遇調整之際,拍賣這種公平公開的交易方式成為最為直觀的晴雨表。除了買家之外,現場的熱鬧也說明業內人士對于市場的緊張與關注。
此次拍賣的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是陳鈞德1978年的油畫《上海的早晨》,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年,以“早晨”命名,似乎含有某種寓意,此幅畫作對于70年代末上海的如實描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文獻價值。該作估價180萬~280萬元,最后以450萬元落槌,創造畫家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許江1991年的畫作《紅色背景上的棋俑》是他《棋》系列最為突出的作品之一,以230萬元落槌。陳丹青1991年創作的《躺臥的人體》是他人體寫生作品中最為突出的一幅,體現了藝術家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最終以460萬元的落槌價領銜整場拍賣。
市場虛火逐漸退去
記者在現場最明顯的一個感受就是,市場原來濃烈的炒作氣氛正在逐漸退去,人們正在回到理性的收藏中來,這可以從拍賣中熱點的變化得到明顯的提示。在這次拍賣中,以幾十萬元計價的拍品在受到明顯的追捧,像郭晉《木馬時代》以80萬元落槌,王克舉的《綠谷爭艷》的爭奪則止于41萬元。這類藝術品是目前收藏的中堅力量,從整場拍賣來看,體現出炒家退市,藏家入市的趨勢,藝術品市場的虛火逐漸退去。
說起這場拍賣,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幕后故事。原來在拍賣會的征集作品過程中,當代藝術品市場正處于高峰時期,有藏家要求按照當時的市場價位定出底價,在與不少專家溝通之后才同意切合實際地定價,這成為此次拍賣會能夠順利舉行的原因之一。上海800拍賣創辦人洪平濤表示:“此次為上海800的首次大型拍賣,就現場氣氛及成交結果而言無疑取得了成功,所以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絕不能跟風炒作,不能完全跟著市場的流行趨勢走。我認為藝術品市場只有在經歷調整之后,藝術品收藏的時代才會真正到來。”
由此面對當前的市場大環境,投資者也要更多地了解市場的變化情況, 注意收集各種相關資料進行系統的了解和研究,特別是不要做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資,要量力而行,選擇一個門類,或者某個時期,某種題材,甚至某個藝術家的作品進行有針對性的收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