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邵大箴(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朱松發的山水畫和前人、當代人拉開了距離,在當今畫壇有鮮明的個性面貌,而個性面貌的形成是通往大家的必經之路。
l 周韶華(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文聯名譽主席、著名畫家)
朱松發畫皖南山水超脫了對象的結構,用獨特的藝術方式,達到了趨于高峰狀態。他筆下的皖南不是秀逸,是用"金剛杵"打造的,表現骨氣,山水像鋼鐵澆鑄而成的,樸厚深沉,蕩氣回腸,具有一種悲壯美。
l 孫克(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秘書長、著名理論家)
朱松發的畫,墨韻深沉,恣肆磅礴,風骨厚重。格調奇崛,是當代山水畫各家中獨具面貌自成門戶的一位。
l 陳履生(中國國家美術館理論部主任、著名批評家)
朱松發的畫受新安畫家程邃影響,但更奇,更怪。他的這種風格顯然不完全是現代意義上的抽象概念,他找出很多文人繪畫中的因素,同時接受現代構成的樣式......。
l 于志學(著名畫家、冰雪山水畫派創始人)
朱松發的畫我非常喜歡。他的畫大氣,粗細兼備,如同西方音樂的大貝司,民樂中的高胡京胡一樣......
l 徐恩存(《中國美術》主編、著名美術評論家)
朱松發的畫,遠看氣勢逼人,近看驚心動魄。他繼承了中國畫的寫意精神,以狂草入畫,強化書寫性和金石感,把寫意精神推向極至。
朱松發作品和同時代人的作品相比,他更具有精神方面的優勢。他作品的目的是攀上精神高地,在精神高地上展示他的藝術風采和生命的風采,所以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名垂青史,在美術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l 鄧福星(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朱松發的繪畫可當之無愧地稱之為"寫意",不是"描摹"出來的,不是作出來的,而是寫出來的,既以書法用筆寫出來的。意者、意蘊、意境、意趣也是。當今中國畫壇像朱松發這類"寫意"繪畫并不多見,而且,它所蘊含并體現的深層文化內涵,遠遠未被熟知。有時也會遇見與之貌似的作品,但因畫者多方面功力不逮而流于淺薄疏狂。朱松發的作品是蘊含內斂的,更多得益于內功。
l 陳源斌(著名作家、電影《秋菊打官司》原作者)
跟朱松發以及他的畫不期而遇,我的震驚剎那間真是難以盡述。多少人物遠遠近近?而來又疾速離去,八大、石濤、吳昌碩、黃賓虹、傅抱石……等等等等。本著劣汰優存的原則,排出了一個100或50人的精英方陣,必將是一個快刀截斬、紅摧綠毀、撥亂反正、殘酷取舍的過程。然而我想,在碩果僅存之下,可能會閃動著一個熟悉的身影:朱松發
l 郭因(著名美學家)
能夠造設黃山白龍橋和冒險在黃山立馬峰上鐫刻那雄視萬古的摩崖巨子“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的石匠的兒子,在繪畫創作上也是既能“巨刃摩天”,又能“金針刺繡”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朱松發能使陰與陽,能使“駿馬西風冀北”的陽剛之美與“杏花春雨江南”的陰柔之美,那么恰到好處地和諧統一在一起,朱松發顯然得“道”了。一個得道的畫家,他是縱橫馳騁無所不可的。
l 曹玉林(著名美術評論家)
朱松發是一位有著獨立藝術個性和強烈個人風貌的山水畫大家。其山水畫作品大氣磅礴,老辣蒼勁,有著極強的抒情性、寫意性和沖擊力,在當今群雄逐鹿,風云際會的畫壇上別辟蹊徑,自樹風標,被學術界視為開中國畫一代“水墨雄風”的成功范本。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