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800號拍賣首場拍賣“華人油畫與雕塑”專場落槌,結果超出拍賣行掌門人洪平濤事先的成交率為五到六成的預計,163件拍品成交率達78.53%,成交總額達4529.28萬元。
這次拍賣由于是今年秋拍最早的一場拍賣而引人關注。主辦方在拍品征集和組織上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了諸多主題單元,包括以中國和亞洲當代藝術為主的“當代進行時(一、二)”、涵蓋海內外華人藝術家的“華人寫實”、“華人抽象”以及“經典回顧”,還有兩個地域性的主題“尋找上海”以及以臺灣“東方畫會”藝術家為主的“東方五月”,另一個是雕塑專題“凝固瞬間”。這些主題單元的設計,其中相當的板塊,與臺灣藝術市場的熱點有關,突出地體現了上海800號拍賣公司與臺灣市場的淵源,而其中的“尋找上海”、“華人抽象”等主題,又表現出拍賣行力圖發掘上海市場資源的努力。
洪平濤在拍賣會結束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最關心三張“大作品”,結果是陳丹青、陳鈞德的作品成交,王廣義的流拍。他總結道,這次拍賣,高價位的、被炒作的拍品成交不好,尤其是當代藝術,沒有買家。如何森1993年作的《銅鳥》,估價150萬到200萬元;郭晉1993年作的《秋千者》,估價80萬到99萬元;王廣義1989年作的《后古典——莫娜麗薩之后·變體1號》,估價800萬到1200萬元,都沒有成交。相形之下,傳統的作品、中低價位的作品成交尚好,而好的高價作品,如陳丹青1991年的《躺臥的人體》,仍以515.2萬元高價成交;陳鈞德1978年作的《上海的早晨》,也以504萬元的高價成交。不過他透露,當代藝術雖然遇冷,但還是有人愿意以最低估價的8折收購王廣義和何森的那兩幅作品,而賣家不愿意降價脫手。顯然,人們對當代藝術的行情還有種種期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