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家畫起了抽象油畫
欣賞抽象畫是有一定門檻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抽象畫展正考驗著普通觀眾的感知力和想像力。對此,譚平說:“抽象畫用最基本的點線面來表達藝術家的感情,觀眾需要深入地了解藝術家的思想和藝術史,才能更好地欣賞抽象畫?!?
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的譚平,畢業于中央美院版畫系和柏林藝術大學自由繪畫系。一個學版畫的藝術家為什么畫起了抽象油畫,對此譚平是這樣解釋的:“版畫是一個特殊的畫種,它需要使用多種材料,這使得學過版畫的畫家畫油畫沒有障礙,我們在表達觀念和材料的使用上非常開放?!弊T平的藝術作品以多樣性和強烈的形式感著稱,有資料顯示,他的抽象藝術實驗開始于1992年。在此之前,他曾經歷了由寫實到表現的漸變過程。他的作品已被中國美術館、今日美術館、波特蘭美術館、路德維希博物館、上海美術館等多家美術機構所收藏。
抽象畫背后的藝術家情感
與國外盛行的冷抽象不同,譚平的抽象畫是內心情感的表達,他的畫多用冷靜濃重的藍色和熱情奔放的紅色,在他看來,紅色代表著生命力,而藍色代表著冥想,“我的創作都是圍繞著生命的主題展開的?!弊T平指著形成鮮明對比的兩幅作品說。
藝術家的創作與其成長經歷、所受的教育以及所處的時代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譚平所尋找到的個人表現符號在很大程度上與他極為特殊的生活經歷有關系。2004年,譚平的父親不幸得了癌癥。據他介紹,當醫生將從他父親身上切下來的腫瘤物給他看時,那些由無數圓形組成的視覺結構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在很長時間里,每當他閉上眼時,一些圓形就會在他眼中運動、翻滾,揮之不去,令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于是,他總是以各種富于變化、耐人尋味的線條來組織他的畫面上的結構。事實上,在父親得病期間,譚平畫中的圓形就像顯微鏡下看到的腫瘤物,加上出現在深沉、灰暗的藍色上,所以總顯得壓抑、焦慮與不安;而在父親病好后,譚平不僅畫中的圓形變得奔放、灑脫、靈巧,還出現在明亮、燦爛、飽滿的紅色上,顯得幸福,且充滿著期待與向往。在本次畫展中,觀眾將看到這批極具對比性的作品,從中體會藝術家的喜怒哀樂。
抽象畫正在越來越熱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抽象作品在國內藝術品市場上并不受重視。中國人對于藝術作品的解讀是敘事性的,要求畫面講一個故事,而抽象作品顯然不是這樣。上個世紀90年代,大多數當代藝術家都在想如何盡快被國外的市場認可,都在創作具有典型中國符號的具象作品,抽象藝術顯得十分邊緣。在拍賣市場上,抽象繪畫也鮮有人追捧,成交價格往往只是寫實繪畫的零頭。但這種情況近兩年正在逐漸改變,抽象繪畫展這兩年遍地開花,市場交易價格也開始上揚,譚平認為,“這很正常,大家已經看厭了那些符號性的具象作品,媒體和批評家、公眾都在尋找其他藝術形式,尋找新的東西。抽象畫具有強烈的批判性,近半年來從批評家到媒體,對抽象藝術的關注就說明了這一點,關于抽象藝術的研討會,這一兩年開了好幾次,現在的抽象藝術已經不像過去理解的那樣簡單,是非常豐富的?!?/P>
抽象藝術始終在邊緣徘徊與藝術教育脫不了干系,作為中央美院副院長,譚平承認美術教育大部分圍繞寫實,所以產生抽象藝術家的機會自然比較少,但他也談到,“我們的美術教育一直處在改革中,美術教學已經從純寫實擴展到形式的研究。現在抽象藝術家并不少,只是我們很少有機會集中地看到他們,我想最近一兩年,人們就可以看到抽象藝術的大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