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現實的世界,現實中的王一涵只愛黑白灰。
走自己的路
年紀輕輕就身身負要職的王一涵,依然會讓人投去質疑的眼光。憑什么她在研究生還沒畢業的時候就被索卡畫廊的經理點將接班?憑什么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的項目當時要交給經驗全無的她去做?歸根結底,憑什么機遇總是一再垂青于她?尤其是看見她清麗的外表之后,大多數人便以為自己找到了答案。
早幾年,也許王一涵還會為此有壓力,但現在這些已不能再影響她什么。“我已經想明白了,客戶(參展畫廊)了解我的能力,一是通過接觸交流,二是通過我所做的事。在無法近距離了解我,而我也還未完成要做的事情之前,一切的非議都是情有可原的。”
卸下了心理負擔的王一涵輕裝上陣——她開始頻繁出現在能夠與國外著名博覽會、畫廊之間產生互動的各種社交場合,掌握活躍在最前沿的藝術家及其作品的第一手資料,了解國際藝術市場的最新動態。顯然,學藝術出身的王一涵很快進入了狀態。
但她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就像讀本科和讀研的第一個月,都給我了挺大的挫折感,同學大都是有好幾年繪畫基礎的,我覺得自己真的趕不上,剛剛從畫廊轉到博覽會也是這種感覺,完全是兩種工作格局和工作性質,盡管有前輩的經驗在那兒,但畢竟很多東西并不是靠交接就能完成的。”
埋頭做事的王一涵還是讓人另眼相看了。
建自己的藝博會
采訪拍攝的時候,王一涵示意助手將原本掛在辦公室的一幅畫恢復原位。王一涵說得很淡然,“這幅畫在國貿參展期間,被展廳工作人員弄破兩處,還忘了拿回來??對,它被當作海報處置了。”這是一幅出自泰國畫家之手的油畫,畫面中是設計師廣煜為CIGE 2008專門設計的手提袋,而專門為各種各樣的手提袋作畫也正是那位泰國畫家一以貫之的藝術風格。
能夠出現在王一涵辦公室的繪畫作品一定不同一般,王一涵有理由為出現這樣的疏忽而惋惜。假如那個工作人員的藝術修養再高一些,假如在場的其他人可以提醒一下,假如??可惜,世事沒有那么多假如可言。
“中國需要藝術博覽會,但我們一直沒有一個專門展示當代藝術作品的博覽會??博覽會可以造就這樣一個藝術市場,并不是有了博覽會就有了市場。國際上的畫廊博覽會也并不是遍地開花,但在中國、亞洲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項藝術活動。和世界相比,有很多交流項目都是從西方開始的??與其辛苦參加別人的活動,為什么不自己搭建一個呢?”
“中國的藝術博覽會走到今天,應該說它既了解本土情況,也了解國際市場。同時,它非常清楚到底什么是應該做的,也一直在尋找新的價值和意義。”
讓王一涵辦公室的那幅油畫的際遇不再重復也許便是所謂的意義所在。
當藝術遭遇市場
近幾年來,中國的本土畫廊如雨后春筍般成長,中國的當代藝術市場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更多的資本開始投向中國當代藝術領域。
“現在,太多人為了賺錢而收藏,而不是因為欣賞或發自內心的享受。我覺得對于這樣的人來說,他們其實并不具備藝術品的消費能力。不是經濟上消費不起,而是心理上消費不起。明年我們要做的就是推選一些有非常好的收藏理念的收藏家來辦展覽,以此來影響藝術購物者,引導藝術市場的良性發展。”
事實上,在2004年世界頂級畫廊——美國高古軒在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上一幅畫都沒有賣出的尷尬遭遇,已經讓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待藝術的態度:自己是真和作品的精神內?發生了碰撞,還是仍然在以尺幅論價格的低級階段坐井觀天。
所以,對于現在的王一涵來說,她覺得最大的挑戰就是怎樣用堅持的態度去完善中國自己的藝術博覽會。“藝術博覽會從本質上講,既是場地的、也是概念的,既是無形的也是有形的——我們周圍不乏將自己的藏品高價轉手的收藏家,雖然交易是藝術博覽會的本質,但更應該籍此傳達一種為收藏而收藏的理念。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的是消費能力,和豪宅、珠寶一樣,藝術品漸漸走入奢侈品的消費行列??但有能力消費并不等同于懂得消費。所以,我們希望那些熱愛藝術、有心涉足收藏的人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藝術博覽會多看作品,只有多看才能提高自己的藝術認知和藝術判斷能力,從而選擇真正成熟的作品進行收藏。”
像藝術一樣去生活
非工作時間,除了睡覺、看書,就是做按摩,王一?的生活似乎很單調。去國外出差或者旅行,也從不拍任何照片,王一涵承認,也許老了之后回憶起來連一點物證都沒有,可能是一種遺撼,但那種骨子里的隨性和率真,驅使著她抵擋著一切與自己的本質格格不入的事情。比如做主持,王一涵說,前不久有一知名媒體請她在一檔名人訪談類的欄目擔任主持,但被她拒絕了。退而求其次,對方希望她哪怕偶爾客串一下。但到了王一涵那里,沒有任何商量余地。
假如接受電視臺的邀請,王一涵的表現不會讓任何人失望,但她說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能讓一個人成功的途徑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種我們都要去嘗試。這可能也和我不喜歡熱鬧的性格有關系,我只做自己認為必要的事情。”現在,王一?認為必要的事情就是CIGE(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
王一涵是一個簡單的人,了解她的人大都會這么評價她,但那些被她拒絕合作的媒體卻一定不會這么想。她說,不想成為一個公眾人物,其實只是性格使然。因為她受不了今天下午和?喝了下午茶,明天的八卦雜志上就出現了她昨天挎著什么牌子的包和什么人喝茶去的報道。王一涵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假如不做現在的藝術博覽會,王一涵說她也許會做一個純粹的藝術家,也許會嘗試做一個時尚買手,或者可以擁有一個自己的設計室??總之,它們都不會離藝術太遠。因為,她的生活離不開藝術。
“我喜歡一切表現形式簡潔、樸素,內涵深厚的藝術作品,喜歡穿山本耀司、三宅一生、PRADA的衣服,”王一涵說,“在藝術領域對我影響最深的是我的研究生導師尚陽,因為他教給了我藝術判斷力;而在生活中,所有善良、智慧的人都是我的老師,因為我相信施比受有福。”所以,去年CIGE將慈善拍賣的所有善款全部捐給嫣然兒童基金會,用以幫助那些需要做唇顎裂手術的兒童,而從前年年底開始,王一?帶領的團隊就給太陽村的孩子開展了分散助養計劃,有針對地助養那些家在西北地區的貧困兒童。每年夏天,他們還會去太陽村看望孩子。
汶川地震之后,全世界震驚了,每一個人都開始了“生命的意義何在”的反思。王一涵說她最大的感悟是,一定要因為你的存在而讓你身邊的人感到幸福。“因為,有能力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