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推土機下搶出的“幸存”土瓶瓶,原來是重慶土特產涂山窯的精品:上周日,重慶商報與市收藏協會、重慶夢虎收藏品公司主辦了“創富百家講壇”瓷器雜件專場,市民胡先生帶來一把黑色執壺,被著名陶瓷專家陳麗瓊鑒定為宋代重慶南岸涂山窯精品,民間少見,價值難以估量。
驚奇
黑色窯變流光溢彩
在解放碑夢虎公司鑒寶現場,胡先生拿出這幾件土里土氣的瓷器,包括一把黑色執壺,三個小碗,初看非常不起眼,但一旦拿到光線下,便能清晰地看到黑色的釉面上流淌著類似彩虹般的五色光彩,非常漂亮,在場的人都屏息靜氣的期待著鑒定意見。
“都是真品。”涂山窯專家陳麗瓊鑒定后表示,這是宋代涂山窯真品,有黑色窯變,像這把執壺如此完整,在民間非常少見,價值難以估量。
驚險
推土機下搶出寶貝
送寶人胡先生透露,他家住南岸黃桷埡鎮,窯址就在離他家不遠的地方。
他回憶,2003年5月,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在窯址附近進行全面發掘后,房產開發商的推土機和挖掘機就開進大舉施工,胡先生經過施工現場,無意中揀來這把玉春壺,還有一些爛碗以及殘片。
胡先生認為,這把玉春壺瓶可能是當時窯工私藏的,但因種種原因未能使用,故而幸存下來。
斗茶
造就涂山窯黑釉瓷
據了解,涂山窯屬于著名的地方窯系,燒造時代始于北宋,盛于南宋早、中期,衰于南宋晚期或元初,燒制史約300年,以燒黑釉瓷為主。
涂山黑釉瓷是因時因地制宜的產物。“因時”是宋代飲茶、斗茶之風盛行,當時斗茶先斗色,要求純白為上。而所用茶盞,以黑為佳。“因地”是指當時重慶瓷土燒制瓷的胎釉,最宜燒制黑瓷,只能就地取材,且一直燒煤炭,這在全國也是特色。
呼吁
地方窯需發揚光大
記者了解到,由于養在深閨人未識,重慶涂山窯在高規格拍賣會上亮相不多,去年,在美國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一只涂山窯黑釉窯變盞以折合10.9萬元人民幣成交。昨天,市收藏協會副會長、重慶夢虎收藏品公司總經理郝晉珠指出,涂山窯作為重慶地方特色窯口,需要各界努力,把它發揚光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