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畫壇,最具爭議性的人物要數吳冠中了。無論是他的藝術思想、學術觀點,還是他作品的市場價格,以及他對當前美術界切中時弊的言論,經常使他成為聚焦型的公眾人物;而在自己的作品中,能最大量化地展現流露藝術家本身的性格脾氣、情感操守以及創新追求的,可能也非吳冠中莫屬了。評論繪畫,中國傳統歷來有“畫如其人”之說。藝術家的品格、秉性、好惡,以及思想內涵和精神境界,都體現在了其作品的尺幅方寸之間。西方的現代藝術更是以強調表現人類的自我意識而凸顯張揚個性,在藝術理論和藝術創造中敢想、敢說,并敢于實踐。
在2008上海藝術博覽會亮相的吳冠中這三幅名作,以不同角度和方式展現了藝術家的靈魂家園和風格創新。與其說這是他在表現畫面里的情態和物形,還不如說每一幅畫都在直接述說著吳冠中自己人性的品格和對藝術創造的追求與態度。
《高粱》——倔強不屈的性格
水墨巨作《高粱》表現的恰是吳冠中倔強不屈的性格。自古以來,高粱就是中華民族世代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糧。畫面描繪高粱挺拔的軀干,爽性而耿直,那些壯實豐碩的果實恰如田里漢子們一張張被太陽曬黑漲紅的臉龐;隨風飄蕩的葉子,又似漢子們激情飛揚的神采。畫家以濃情的筆墨將其升華為民族精神的標志,寓意著我們民族“高高挺立的脊梁”,整幅作品猶如民族精神的大合唱。同時,《高粱》也反映了他數十年來藝術創作和人生磨難的經歷。作品所散發的一種由內而外的傲氣風骨,正是他獨特個性的寫照。
《蘇醒》——飛揚恣肆的創新精神
畫面上雖然只是飛舞的墨線和揮灑的彩滴,但它不僅喻意了畫家頑強生命力的人格力量,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一位耄耋老人、不拘傳統的飛揚的藝術創新精神。觸動吳冠中創作此畫的是蘇州郊外司徒廟的四株漢柏。它們曾遭雷劈,后又復蘇,從斷干折枝中再發新芽,于是再生枝藤。此幅《蘇醒》是吳冠中1990年代創作漢柏纏綿糾葛之畫境的巨作,畫面已脫離了四株漢柏的外在形態,而被墨色的點灑紛飛、跌宕起伏,與激昂粗線、綿長瘦線交錯漫舞的獨特表現所替代,藉以抒懷,來表達人生受挫后的奮進或沉睡后的蘇醒……視覺表現方法的開放性、多元化和不拘泥于陳規舊習等,歷來是吳冠中藝術不斷創新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動力。
《彩面朝天》——唱響生命的贊歌
《彩面朝天》,描繪的是草地野花蓬勃生機的景象,猶如一首表現山花爛漫生命涌動的頌歌。此畫表述了一個畫家對生活充滿著無盡的愛戀和對生命熾熱的情感。在吳冠中的畫筆下,無論貴賤,萬物皆有展露自己燦爛的自由和顯示生命的尊嚴。即使是無人呵護有人踐踏的野花閑草,也會縱情于這個世界的美好,歡躍于短暫生命的欣喜。《彩面朝天》表達的就是吳冠中的這種藝術真情和生命感悟--在平靜中綻放燦爛,撼人心魄。吳冠中作品的投資提醒
吳冠中的作品,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這就是在拍賣會上存在著一定數量的“雙胞胎”。這并不是指有相似的贗品出現,而是由于吳冠中比較喜歡就同一個主題在不同的時期繪制不同風格的畫作,比如,其代表作《北京雪》曾多次出現在拍賣會上,但并非同一件作品,其中2005年上海朵云軒拍賣的《北京雪》是1978年創作的。2004年中國嘉德推出的《北京雪》則是1994年創作的。兩幅作品相比,1978年的《北京雪》更為質樸真率而少雕琢氣息,細節豐富而整體渾樸大氣。雖然成交價同為363萬元,但就藝術本質上來說,兩幅作品的藝術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再如2004年北京榮寶和2005年廣州嘉德推出的吳冠中《印度尼西亞野生動物園》,則是分別在1994年和1995年繪制的,兩幅作品的成交價分別為341萬元和385萬元。
對于投資者來說,首先就應該對于其作品所處的藝術風格進行研究,并確定自己的投資區間,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時,對這類“雙胞胎”的研究,也會對辨別贗品大有裨益。由于吳冠中作品價格的大幅上升,市場上的贗品也紛紛出現,特別是針對吳冠中對于同一題材喜歡多次繪畫的特點,往往對于一些熱門題材進行偽造,但不管技法如何高超,對于投資者來說,主要首先搞懂吳冠中在這一時期繪畫的特點,就能有基本的判斷。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