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藝術收藏品市場呈現出一個新的現象,青年藝術家和一些學院的優秀學生作品受到藏家的關注,交易價格漲幅驚人,成為了被藏家普遍看好的“潛力股”。記者從國內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平臺嘉德在線獲悉,不少在這一平臺拍出的作品,在短短的一兩年內價格漲了十幾倍、甚至二十多倍。
嘉德在線2005年12月推出的“中國式卡通新銳油畫專場”中,“70”后代表性藝術家韋嘉的作品基本在五萬左右,到了今年嘉德春拍其作品《花沐男》成交額達59.36萬元,其版畫作品《不許動》也由8000元漲為47000元。同一專場中,另一“70”后代表藝術家李繼開《世界因你而存在》以44000元成交,時隔年余,此件作品在2007年4月7日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創下了285120元的成交高價(拍品號0109),回報之高可見一斑。當下另一熱點藝術家尹朝陽作品作品《江湖》(尺寸96x113cm)于2006年3月在嘉德在線以以11萬元成交,其作品價位自同年突破百萬元大關以來一直穩中飆升,目前數百萬已是司空見慣。章劍作品《天安門的冬天》2005年12月在嘉德在線拍賣時底價僅為22萬元,今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拍中成交價已飆升至91.4萬元。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青年藝術家作品的上漲與此前對藝術市場的壓制、創作的獨特視角和展示機制的成熟有密切的關系,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新銳的青年藝術家將成為未來十年藝術市場的主流。
市場壓制與爆發
近兩年青年藝術作品價格的上漲,不僅吸引藏家購買,不少的投資者在房產和股市低迷的情況下也紛紛把目光投向了青年藝術家,期待著將來的升值。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國的收藏品市場近年來如此的火爆,未來又會如何呢?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杭春曉認為,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是此前我國藝術收藏品市場的壓抑爆發和國內經濟的增長所致。
杭春曉認為,藝術的市場的繁榮離不開社會財富的集中,我國的藝術品市場在文革和80年代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直到90年代才逐漸的有所轉變,這一時期的藝術品市場沒有規范化,呈現出私人化、隨機化、個體化的特點;90年代中后期我國的藝術品市場處于啟動發展期,一直延續到2003年;2003年以后突然進入非常快速的發展期,今天的青年藝術家的火爆正是對過去藝術收藏市場壓制的反彈。
在2003年以青年畫家為代表當代藝術品基本沒有什么市場價格。“以其說藝術品市場,不如說是文物市場,收藏品多為近現代、古代的藝術品。”杭春曉說。此后當代藝術品市場開始變的火熱,先是國畫,緊接著是油畫。多數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在2003年時交易價格只有兩三萬,結果幾年后一些設置賣到了幾百萬的市場“傳奇”。過去十年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使青年藝術家的價值開始為市場所發掘。目前這些“傳奇”的作者都是當年剛踏入社會的新秀,同樣目前的青年藝術家也將成為將來藝術市場的主導。
專家認為,在過去十年積累分基礎上,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未來十年將呈爆發式增長,而未來十年藝術市場的主流正現在剛步入圈子里的青年藝術家。跟據西方的研究,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處于1000—3000美元的時候,藝術品市場處于起步期,從3000—8000美元是藝術品市場的飛躍發展期。這一觀點在我國藝術收藏品市場體現的非常貼切,2003年我國藝術收場品市場突然開始活躍,而這一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人均GDP超過了1000美元。隨著近幾年經濟的高速增長,2007年我國的人均GDP達到了2460美元,毫無疑問未來十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將呈現爆發式增長的趨勢。“我對未來的藝術品市場非常有信心,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應該有個黃金二十年,至少黃金十年!”杭春曉對記者說。
獨特視角凸顯作品價值
目前市場上的青年藝術家受寵,還在于他們大都成長于改革開放以后,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對藝術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視野開闊。他們對藝術本身的追求和對社會的闡釋,不斷地挖掘出當代藝術的新題材,比如卡通,豐富了當代藝術的元素。“目前卡通作品在藝術收藏品市場上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類。”供職于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徐華翎老師對記者說。這些青年藝術家的新視角、新探索在未來藝術品市場中成為重要元素。
徐華翎早前也曾參加嘉德在線的拍賣,作品不過萬元。而她2008年的作品《我看•看我》在嘉德在線拍賣時成交價達到26萬元人民幣。相比以往的作品,新作品《我看•看我》給畫面注入較多的元素,除了女孩這個一直的主題,玩偶和形狀奇怪的樹都是以前沒有的。女孩和女性之間微妙的身份轉換是這幅作品的關注點。
正是青年藝術家的獨特視角顯示出了其作品特有的價值。“年輕藝術家的作品的價值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更鮮活,更具有多樣性;另一方面一些成名的藝術家不能代表中國當代藝術的全貌、他們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創作語言,而年輕藝術家群體視野更開闊。他們在多媒體時代長大,從自己獨特的見解給藝術注入了新的元素。”偏鋒新藝術空間負責人王新友對記者說。
青年藝術家與市場平臺的搭建
目前對于青年藝術家進入市場,并使其藝術價值的到社會的認可主要是通過畫展、學術推廣和拍賣等渠道。拍賣機構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些畫廊甚至通過拍賣機構來了解青年藝術家的價值。嘉德在線銷售總監馬丹妮說,作為國內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平臺,嘉德在線近年來致力于對具有潛力的年輕畫家挖掘,與全國知名的美院進行合作,不斷發揮電子商務快速效、不受地域限制等特點,將大量優秀的青年教師、畢業生、在校生的作品進行在線拍賣,其拍賣專場也成為了收藏市場新生代元素代重要誕生地,現在,嘉德在線搭建起來的平臺已經使不少學院派藝術家成功走向市場。
嘉德在線在為青年藝術家走向市場的同時,也為藏家提供了一個淘金的平臺。嘉德在線曾經拍賣過的尹朝陽、李繼開、韋嘉、夏俊娜、徐華翎(有更動)等青年藝術家的作品目前在市場上的價格都達到了幾十萬元,而他(她)們最初的拍賣價格也就幾千到三五萬不等。據了解,嘉德目前正在進一步提升所拍賣藝術品的價值,成為當代最年輕、最新銳美術思想的策源地,通過這一平臺能夠讓市場了解到最新的理論構建和美術實踐方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