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著名的藝術品拍賣公司蘇富比宣布:從2009年起,蘇富比將合并現時于全球舉行的“當代亞洲藝術專場拍賣”,以香港為中心,推出專場。該項拍賣將于每年四月及十月在香港舉行,其中包括亞洲的中國、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換句話說:今后,蘇富比將把所有亞洲的當代藝術作品統統放在香港來拍賣,其他地方只預展而不再搞當代亞洲藝術的拍賣了。
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先生解釋說:“蘇富比近年在香港、紐約、倫敦及巴黎舉辦的當代亞洲藝術拍賣會,成交日見強大,我們為此甚為欣喜。經過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很明顯是當代亞洲藝術拍品在香港的拍賣會中一直屢創最高成交佳績,亞洲客戶更是與日俱增。”
程壽康先生的解釋,既坦率又含糊。坦率的是,他指出了把當代亞洲藝術拍賣會定點香港的原因是“香港的拍賣會中一直屢創最高成交佳績”和“亞洲客戶更是與日俱增”。含糊的是,這些“屢創最高成交佳績”的當代亞洲藝術拍品是什么國家的藝術家的作品?又是被哪些國家的收藏家收入囊下的?
其實,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當代藝術已經成為全球藝術品市場里一顆最亮的明星,牛氣沖天。而熟悉藝術品市場的人,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把程先生所說的“亞洲客戶更是與日俱增”,解讀為——中國內地的收藏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家“與日俱增”。
蘇富比為何把“當代亞洲藝術拍賣專場”定點香港?我相信這不是蘇富比幾個高層一拍腦門子就決定的事。這是他們的一項戰略決策。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實力,被他們視為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得見的、藝術品市場未來的最大奶酪。就像衛星圍繞著地球轉,商家一定也是圍繞著市場跑。
香港雖然只是彈丸之地,但是它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政治、經濟、地理的優勢。首先,香港是一座國際大都市,是世界上三大藝術品拍賣市場之一,這里的專業人才力量充足,而且有喜愛藝術品的傳統;其次,從地理上看,香港離亞洲國家的距離都不遙遠,特別是它背靠中國內地,與一個正在崛起的強大的祖國血脈相連;再者,香港是一個低稅率的地區,除拍賣本身傭金的成本以外,其他的費用幾乎沒有。
我本人很尊重程壽康先生,但是,我對他說的“在香港的拍賣會中一直屢創最高成交佳績”這句話的確是心存懷疑的。
無須諱言,自從2003年中國內地藝術品市場火爆以來,市場內部上演過許多鬧劇,存在著諸多嚴重的弊端,比如“老賴”問題——拍賣會上舉了牌卻不買單;比如“假拍”問題——根本沒有人購買藝術品,卻照樣宣布成交價格;比如“藝術家作品市場指數的做假”問題……
據我所知,內地藝術品市場內的這些惡習近兩年非但沒有被整治掉,而且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不僅在香港“鬧”過,并且已經深入到海外著名的藝術品市場。國外的有些藝術品拍賣公司,為了保住自己的顏面,在息事寧人的同時,對此只得采取兩項措施:或是把“老賴”登上自己的黑名單,或是提高了拍賣保證金的額度。這些情況,國外嚴肅的媒體已經揭露了多次。
我為什么懷疑程壽康先生所說的當代藝術“在香港的拍賣會中一直屢創最高成交佳績”的真實性,或許有些難言之隱他不方便說,或者他是重在鼓舞買家的熱情。現在蘇富比把“當代藝術”拍賣會定點在香港,對于蘇富比的總部來說,是金蟬脫殼的妙策,“當代藝術”拍賣的利潤他們一定要分紅的,但是卻可以不再面對內地的那些“老賴”,何樂而不為!中國人的事中國人自己去解決吧。
如果要問我:這是否意味著藝術品市場的牛市依舊?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事實上,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經濟在衰退,全世界都受到了拖累,而且藝術品市場經過了五年的牛市,已經開始明顯地走下坡路,特別是那些單幅作品已經飆升到數千萬價格的“當代藝術”,想說它沒有泡沫你必須閉著眼睛說話。
蘇富比當代藝術緣何落戶香港?
蘇富比當代藝術緣何落戶香港?
蘇富比當代藝術緣何落戶香港?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