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三年展、上海雙年展接連開幕之后,以“亞洲方位”為主題的南京三年展昨天也在南京博物院開幕,展出來自亞洲近3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一百多位藝術家的作品,給這個以古代文化遺產(chǎn)著稱的城市帶來了別樣的藝術風景。
展覽很多,問題也多
相比廣州、上海的熱鬧,來南京參加三年展開幕式的藝術界人士要少得多,而普通市民卻非常熱情,還沒開幕就有上百觀眾擠到大門口。走進南京博物院的古典風格建筑群,就能看到藝術家朱金石的鋼鐵結(jié)構制作的現(xiàn)代之“塔”,而進入建筑內(nèi),可以看到100多件繪畫、雕塑、影像作品———不過,不少作品直到開幕還沒有布置好,讓展會組織方顯得有點狼狽。
雖然南京三年展布展時間相對寬裕,但因為資金和缺乏專業(yè)布展人員,導致進展緩慢。南京三年展策展人黃篤感慨,“國內(nèi)只有幾個城市辦得起雙年展、三年展,上海、廣州、北京在經(jīng)驗和專業(yè)性上都有一定基礎,而其他城市還需要積累?!彼J為目前國內(nèi)叫雙年展、三年展的藝術展覽很多,問題也很多,“不是說越大越好,展覽的專業(yè)性、學術性、前沿性還需要認真研討?!?/P>
亞洲藝術家的派對
這屆南京三年展以“亞洲方位”為主題,策展人黃篤說他希望能把亞洲藝術家的最新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來,其中,來自中、日、韓、印度的藝術家占絕大多數(shù)。比如日本藝術家HACHIYA KAZUHIKO的作品和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風之谷》有關,他嘗試制作電影中設想的飛行器,并把過程展示出來。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隋建國的作品則是一個注水的泥池,他說這件作品的想法和小時候玩泥巴的記憶有關,但這里的紅色泥巴坑直徑足有五六米大,里面還注滿水,顯然小孩子不能摔著玩,而他的這個作品名字叫“每平米300公斤”。藝術家岳敏君在上海雙年展展出雕塑作品,而在南京展出的是油畫《迷宮尋找中國藝術》。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