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當代書法家鮑賢倫書法展在寧波美術館開展。
一進展廳,參觀者就被一幅氣勢恢弘的巨幛所吸引,這件隸書作品長5米、寬13米,上書《禮記 禮運篇》論“大同小同”。本次展覽共展出作品60件,是鮑賢倫先生最新兩年的創作成果,比較典型地反映了他近年來藝術思考與實踐的軌跡,其隸書遠紹秦漢,敦古而趨新。
鮑賢倫先生表示:“在寧波美術館舉辦書法展,我的心情頗不平靜,因為書法,也因為寧波。”他說:“書法慷慨地滋養了我的心智,影響了我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提升了我的生命質量。很難想像,如果沒有書法,我將如何安頓自己。”
說起寧波,祖籍鄞州的鮑賢倫先生更是充滿感情:“我是寧波人,雖然我并不出生和生活在這座城市。中國人特有的籍貫觀念,是祖宗崇拜、血緣確認和地域文化認同的表現。寧波是我的生命之根,有根的心靈才不漂泊。”
當日下午,中國書協學術委員會和中國書協隸書委員會主辦的“鮑賢倫書法展藝術研討會”,省內外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和相關學者30多人參加研討,就鮑賢倫先生書法創作淵源、古典書法文獻的演讀方式、繼承與創新關系的把握、風格探索意義及其個案現象對當代書法創作的啟示等話題開展了熱烈討論。
專家認為,鮑賢倫先生在長期的書法創作實踐中,特別是在隸書藝術的探索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藝術個性和創作風格,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鮑賢倫先生從事書法創作數十年來,尊重傳統、潛修默進,體現了對中國書法藝術規律的深刻領悟。
據悉,展覽將于9月21日結束。
人物檔案
鮑賢倫,祖籍浙江鄞州,1955年出生于上海。1974年師從徐伯清先生學習書法。1982年春畢業于貴州大學中文系。現供職于浙江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隸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兼職教授。
鮑賢倫書法展開展:有根的心靈才不漂泊
鮑賢倫書法展開展:有根的心靈才不漂泊
鮑賢倫書法展開展:有根的心靈才不漂泊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