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東市位于日本九州的東部,是大分縣文物古跡最多的地方。依托著名的“安國寺”聚落遺址而建的國東市歷史體驗學習館是一所從多角度體驗古人生活的博物館。在那里,人們可以看到彌生時代(青銅器時代)的村落復原場景,可以通過鉆木取火、制作玉器、陶器、編織物等活動來感受當時人們的生活。
浙江省博物館與該館友好交流的歷史頗為悠久,早在90年代,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及多方的努力下,兩館就結成了友好博物館。兩館曾合力舉辦過一次交流展覽、多次學術講座,并經常派遣職員互訪。近年來,國東市歷史體驗學習館又以“少年遣唐使”為名,組織學生到浙江省參觀考察。“遣唐使”意味著學習、交流,包含了當代日本友人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及現代生活面貌的愿望。
8月17日至21日,第二次“國東少年遣唐使”訪問團來浙江省博物館訪問,本次參觀考察活動由國東市副市長帶隊,除博物館、學校等方面的工作人員外,主要成員是10名初一、初二的中學生。雖然出發前他們在國東市歷史體驗學習館進行了3次關于考察內容的集中學習,但對于頭一回來中國的他們來說,什么都很新奇。在參觀浙江省博物館及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時,桿欄式建筑、與稻作相關的農具等方面的相似性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與思考。浙江的許多寺廟都與日本佛教有著密切的關系,中日佛教交流的學習也成為這次考察的重點內容。靈隱寺曾多有日本僧人來參自不用說,能夠在被日本曹洞宗奉為祖庭的天童寺享用素齋更是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作為同樣使用漢字的民族,日本人對書法圣地——蘭亭也懷著崇敬的心情,在“太”字碑前,小朋友們紛紛提筆留下難忘的一字。同時,西湖的風景、清河坊的古韻等也讓日本友人對浙江的風情贊不絕口。
另外,日本小朋友還與浙江幾所中學的學生在浙江省博物館進行了書法、篆刻交流,“一衣帶水”、“中日友好”等一幅幅清秀的作品見證了孩子們之間相互親善的感情。之后,大家又到學生家里進行了家庭訪問,看到了中國同齡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以漢字、英語、音樂作為交流工具,互相詢問著學習生活中的異同。
這次的考察讓“少年遣唐使”訪問團對中國現代社會、經濟、古代文化有了基本的認識,同時擴大了兩館交流的層面,也進一步加強了相互之間的友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