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閃閃發光的三角褲雕塑(上圖)“金磚大豬圈”(左一)碎瓷片旗袍(左二) 孫燕君 本版現場圖片
兩人高的三角褲雕塑到底代表了啥?昨天,走進上海藝博會國際當代藝術展現場,每個人都會被高懸的閃閃發光的三角褲雕塑所吸引,但走近后看了半天,也沒能看出什么名堂,類似莫名所以的展品,在當代展上比比皆是。
早知道廢銅爛鐵有妙用,沒想到當代展里好幾件作品都托了廢銅爛鐵的福。有的作品拿廢舊鉛皮組合成不規則的形狀,直接拿到當代展上跟各國頂級藏家見面了;有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藝術家,把鋁鍋的底敲得凹七凹八,然后倒置在展臺上算一件作品,問他內含何等深意,藝術家稱鍋子倒過來像座山。
青花碎瓷片向來是中國瓷器玩家的學術性標本,可當代展上有位中國藝術家拿數百片碎瓷片拼成了一件旗袍,旗袍上到處是“大明成化年制”之類的底款,倒也有趣得緊。無獨有偶,另一位藝術家用中國麻將牌串成旗袍,穿這樣的衣服走路的話,該發出何等悅耳的聲音?
都說當代藝術是觀念藝術,但有些觀念走得太前衛,普通人恐怕是看不懂的。比如有家畫廊帶來一位藝術家的作品,遠看就是一幅完全空白的畫,湊近才發現,是一塊繃在木框上的天鵝絨布料,這位藝術家還用其他各種布料制成了藝術品,因此,現場難免總聽到有觀眾說,這樣的作品我也會做。
還有的藝術家倒是很環保,拿一疊疊廢紙在油畫框里擺出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不管其藝術水平如何,至少讓那么多廢紙得到了“新生”。
LV活豬最終沒有參展,但玻璃鋼的豬圈雕塑倒是博人眼球。中國藝術家陳文令帶來的 “金磚大豬圈”擺放在當代展最為顯眼處,占地近50平方米的豬圈里,是一頭吉普車大小的卡通豬和上百頭直立的卡通小豬,豬圈是由貼了金箔的真磚砌成,光一個豬圈的材料就耗用了15萬元。豬圈作為一件作品可以整體出售,售價為數百萬元。
縱觀整個當代展,并沒有特別出挑的作品,展品多而雜。雖然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代國際最前沿的藝術市場現狀,但比不過去年的水準,已經成了業內的一個初步共識,連黃牛都知道好歹,今年門口居然一個也沒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