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年展:人多得像“螞蟻”
昨天下午,上海雙年展正式開幕并舉行了貴賓專場,由于參觀者眾多,加之南京路上看到熱鬧就想進來的觀眾更多,以至于上海美術館方面不得不設了兩道關卡以防人潮,但美術館門前仍擠得密密麻麻,恰好對應了美術館鐘樓上密密麻麻的不銹鋼螞蟻。
展覽現場,知青火車果真讓參觀者久久不愿離去,不少人在鐵皮知青雕塑前留影,學著雕塑的樣子揮手,不過揮的不是“寶書”,而是手中的參觀券、手機、工作證等等。
藝術家們圍繞“快城快客”主題所作的奇思妙想,讓觀眾時時感覺驚艷,不斷有觀眾興高采烈地在一些互動性強的作品前玩樂、留影,也有人在一些比較艱澀的作品前苦思,并希望從作品簡介里尋求答案。導演賈樟柯雖然只有一部 《三峽好人》的老片子參展,卻不妨礙他成為觀眾追捧的對象,以恐龍雕塑震撼全場的中國當代藝術身價最高者之一岳敏君,也成為現場觀眾樂于合影的對象。
在 “人民廣場百年鉤沉”單元里,描繪了從公元1000年至今人民廣場的變遷圖,一些中老年觀眾對此特別感興趣,他們認真地對照著歷史解說,努力辨別著他們曾經熟悉的人民廣場舊景。
藝博會:看“大師夢之隊”
今晚,上海藝博會將正式開幕并預展,明天起至9月14日,140家畫廊以及一批精心策劃的專題展將迎接觀眾。
今年藝博會參展藝術家層次之高,為歷屆之最。由吳冠中、陳逸飛的代表性作品領銜,包括陳佩秋、陳家泠、張桂銘、石齊、何多苓在內的著名藝術家大作,堪稱一支“中國藝術夢之隊”。而叱咤風云的當代藝術方面,則由安迪·沃霍、米羅、張嘵剛、周春芽等大名頭作品組成了一支精英軍團。藝博會特別策劃推出的 “新筆墨·中國畫大展”、“上海藝博會青年藝術家推介展”、“中國陶瓷藝術館”和“拉丁美洲藝術專區”等,均顯示了藝博會強大的藝術引導作用。相比雙年展,藝博會的作品更能被普通收藏者接受,更能直接引導藝術品消費的風向。
當代展:主要是開眼界
上海藝博會國際當代藝術展去年辦首屆的時候,在國際上引起轟動,從此,意大利主辦方就定下了打造“亞洲第一大展”和“世界三大藝術盛會之一”的弘大目標。今年,當代展仍借上海展覽中心的寬闊場地,通過學術性很強的前期策展,將展覽人群定位于全球高端藏家,因此,80元的門票便不算太高了。
今年,由于全球經濟的影響,藝術品市場也開始順勢轉向亞洲當代藝術,通過“驚喜的發現”單元,當代展將同時向全球推出30位年輕的亞洲當代藝術家。而通過這個展覽,我們可以借此知道世界上最具有話語權的藝術機構們正在做什么,哪些類型的藝術作品是全球的現在進行式。即使我們面對作品莫名所以,也不妨囫圇吞棗,慢慢消化。無論如何,這是一次開眼界的大展。
當代展的前兩日為貴賓專場,9月11日至13日為公眾場,開放時間為每天下午12點至19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