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08 年8 月 香港蘇富比將于2008 年10 月4 日至8 日,假座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2008 年秋季拍賣會。除了常設的中國及東南亞藝術品、珠寶及腕表外,今季香港蘇富比將首次舉辦現代及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會。本季拍賣整體將呈獻逾1,500 件珍品,總估價約為20 億港元/ 2 億5,600 萬美元。部分拍品將于9 月在亞洲各地及紐約巡回展覽,并于10 月3 日及4 日在香港公開展出。
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Kevin Ching)表示:「香港蘇富比2008 年秋季拍賣會銳意再創高峰,超越往績。一如以往,我們會繼續以嚴格的專業鑒別標凖,為國際收藏家提供各類巧奪天工、匠心獨運之珍品。今秋我們深感榮幸,被委托拍賣法國吉美家族收藏之乾隆御制印璽,以及乾隆御制之《大閱圖》,此等珍稀御用瑰寶反映了皇權的確立,彰顯乾隆萬代之皇威。」
他續稱:「除了常設之當代中國藝術日間拍賣會外,香港蘇富比將于本秋首辦現代及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會,一如紐約和倫敦蘇富比的晚間拍賣會,國際收藏家將有機會搜集市場上最卓爾不凡之藝術品,當中包括來自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的代表作,堪稱難得一見。香港是全球第三、亞洲第一大藝術拍賣中心,此舉將進一步肯定香港在這方面舉足輕重的地位。」
拍賣精品薈萃
現代及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會
10 月4 日
- 曾梵志《安迪•沃霍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估價2,000 萬至3,000 萬港元
- 奈良美智《北極光》(暫譯) - 估價190 萬至270 萬港元
- 廖繼春《西班牙古城》- 估價1,800 萬至2,500 萬港元
- 阿凡迪《紐約時代廣場》- 估價160 萬至220 萬港元
- 白南準《大肩膀》- 估價350 萬至450 萬港元
當代中國藝術
10 月5 日
- 曾梵志《面具系列》- 估價800 萬至1,200 萬港元
- 岳敏君《無題》- 估價600 萬至800 萬港元
- 張曉剛《失憶與記憶系列》- 估價600 萬至800 萬港元
二十世紀中國藝術
10 月5 日
- 陳澄波《貓鼻頭 (濤聲) 》- 估價1,800 萬至2,500 萬港元
- 朱銘《單鞭下勢》- 估價500 萬至700 萬港元
中國書畫
10 月6 日
- 吳冠中《長江萬里圖》- 估價待詢
- 張大千《老樹騰猿》- 估價400 萬至600 萬港元
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
10 月6 日
- 米斯尼亞迪 《班圖爾人(最終回)》- 估價100 萬至150 萬港元
- 史畢斯 《爪哇人回家去》- 估價550 萬至750 萬港元
- 勒邁耶《四個舞蹈員》- 估價300 萬至400 萬港元
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
10 月7 日
- 一對星光紅寶石耳環- 估價520 萬至680 萬港元
- 22.18 卡拉D 色內部無瑕梨形鉆石- 預料成交價超過2,500 萬港元
- 鮮彩藍鉆石綴以彩紅鉆項鏈- 估價900 萬至1,100 萬港元
- 蛋面翡翠鑲鉆石項鏈- 估價1,100 萬至1,380 萬港元
名貴腕表
10 月7 日
- 朗格「Tourbograph - Pour le Mérite」 陀飛輪鉑金腕表No. 8/51- 估價400 萬至500 萬港元
- 江詩丹頓「Kalla Vague 」No. 1- 估價100 萬至160 萬港元
- 百達翡麗5029R 型號玫瑰金三問腕表- 估價260 萬至320 萬港元
中國瓷器及工藝品
10 月8 日
「皇威萬代」專拍──
一. 法國吉美家族收藏乾隆御制印璽專拍
- 乾隆帝御寶交龍鈕《乾隆御筆》白玉璽- 預料成交價超過5,000 萬港元
- 乾隆帝御寶交龍鈕《天恩八旬之寶》碧玉璽- 預料成交價超過 2,000 萬港元
二. 珍稀乾隆御制宮廷畫卷專拍
- 清乾隆御制《大閱第三圖 閱陣》手卷- 預料成交價超過 8,000 萬港元
- 清乾隆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 預料成交價超過6,000 萬港元
三. 清宮珍翫藝萃專拍
- 趙孟俯《灤菊圖》- 預料成交價超過4,000 萬港元
- 清乾隆御制金桃皮鞘「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 預料成交價超過4,000 萬港元
10 月4 日──現代及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會
香港蘇富比今秋在港首辦現代及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讓實力日增之亞洲收藏家有機會于香港這世界第三大藝術拍賣中心,搜集最優秀之亞洲藝術品,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以及東南亞國家,實屬難得。本晚間拍賣會由全球蘇富比相關之專家團隊共同策展,精挑之私人收藏均舉足輕重,大部份首次見于市場,實屬難得。拍品總數約45 件, 拍賣低估價約為1 億8,000 萬港元。重點拍品包括:

中國──曾梵志(1964 出生)《安迪 ?? 沃霍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2005 年作;估價:2,000 萬至3,000 萬港元

日本──奈良美智(1959 出生)《北極光》(暫譯),2000 年作;估價:190 萬至270 萬港元

臺灣──廖繼春(1902-1976)《西班牙古城》,1965 年作;估價:1,800 萬至2,500 萬港元

印度尼西亞──阿凡迪(Affandi;1907-1990) 《紐約時代廣場》;估價:160 萬至220 萬港元

韓國──白南準(1932-2006 出生)《大肩膀》; 估價350 萬至450 萬港元
10 月5 日──當代中國藝術
今季當代中國藝術拍賣拍品總數逾180 件,總估價超過8,500 萬港元。焦點作品包括曾梵志(1964 年出生)作于2000 年的《面具系列》(估價800 萬至1,200 萬港元)、岳敏君(1962 年出生)從未曝光、早期約于1990 年創作的《無題》(估價600 萬至800 萬港元)、唐志剛(1959 年出生)于2000 年創作的《兒童開會系列》(估價250 萬至350 萬港元),以及張曉剛(1958 年出生)于2006 年創作的《失憶與記憶系列》(估價600 萬至800 萬港元)。
10 月5 日──二十世紀中國藝術
香港蘇富比多年來拍賣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品(前稱「現代中國藝術」),此拍賣項目成績穩步上揚,有目共睹,蘇富比遂于今年正式成立二十世紀中國藝術部,與當代中國藝術部各領風騷。此部門之首個拍賣會將于本秋舉行,搜羅超過近130 件由二十世紀到中國文化大革命,以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師級作品,拍賣總估價逾1 億7,000 萬港元。

臺灣畫家陳澄波(1895-1947)的《貓鼻頭 (濤聲)》(估價1,800 萬至2,500 萬港元)是畫家以臺灣景致入畫的最佳例子之一,其構圖簡單,內容卻豐富多彩,畫面中間見白色浪濤拍岸,畫家更捕捉了浪花之壯麗美態,令觀者仿如聽到浪濤聲一波一波傳到耳邊,此動感教畫中獨自垂釣的漁夫尤見孤寂,反映出陳澄波當時寂寞的心情。此作于1939 年之作品曾獲當年日治時期第二回府展的「推薦獎」殊榮。

朱銘(1938 年出生)是臺灣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家,他早期以鄉土、自然之題材為主,例如《牛》、《牧童》等,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晚期、八十年代初期,他開始以各類材質如木材與青銅等,將別具中國文化內涵的太極拳勢融入大刀闊斧的創作之中,成功糅合東西元素,締造出強烈的個人風格,也贏得國際藝壇的重視與喜愛。本拍品是青銅制之《單鞭下勢》(估價500 萬至700 萬港元),是朱銘廣受歡迎的雕刻作品,高達1.8 米,氣勢過人。
10 月6 日──中國書畫拍賣
本季中國書畫拍賣云集多位書畫名家的優秀作品,當中一系列張大千不同時期的畫作,以及吳冠中的慈善拍賣委托成為焦點所在。中國書畫拍品總數超過240 件,總估價約9,000 萬港元。
香港蘇富比十分榮幸,獲著名畫家吳冠中特意委托拍賣其巨作《長江萬里圖》(估價待詢)。此氣勢浩瀚的代表作把長江從西至東之主要景致一一入畫──雪山高松、三峽險隘、黃海旭日、太湖園林、江南水鄉,遠至畫家的家鄉上海市貌,在在呈現眼前;畫家甚少采用橫向展示式的手卷進行創作,卻于1990 年偶一為之,即成就了此副長5.3 米之杰作,實屬難得。本拍品從未見于市場,料將帶來熱烈競投,畫家欲將拍賣所得全數捐贈予吳冠中約于六十年前開始任教之清華大學所設立的「吳冠中科學與藝術創新獎學基金」。

今季特設張大千110 歲誕辰紀念專輯,當中作于1959 年的《老樹騰猿》(估價400 萬至600 萬港元)為當中之焦點拍品,其描繪畫家一生鍾愛的猿猴,將黑猿置于深山急澗的一株參天古木上,精描細寫,生動靈活。畫家早年珍藏此作,后于1964 年送贈孫兒張嶷留念,現仍保存「大風堂」原裝裱,附桐木盒,上具畫家題簽。此幅寫成至今近半世紀,先后于歐美及亞洲的博物館所舉行之大型回顧展上展覽,被藝壇公認為張大千重要作品之一。
10月6日──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拍賣
承接上季史無前例之成功,今季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拍賣將繼續廣泛囊括東南亞藝術家之高水平作品。本拍賣之拍品總數逾150件,預料總成交價逾3,200 萬港元。

印度尼西亞畫家米斯尼亞迪(I Nyoman Masriadi;1973 年出生) 的巨形三聯作《班圖爾人(最終回)》(The Man From Bantul (The Final Round);估價100 萬至150 萬港元),高2.5 米,長達4.5 米,是畫家少數具如此大尺幅兼為三聯作之作品。畫家透過此作帶出戰斗的精神是最珍貴的武器,故榮耀不在于勝利,而是戰斗的態度。本幅創作于2000 年,一如畫家自述,是其風格及藝術生涯完全確立的一年,此畫作曾被選為印度尼西亞藝術基金(Yayasan SeniRupa Indonesia)于2007 年4 月在印度尼西亞國家畫廊(Indonesian ational Gallery)舉辦之重要展覽「CommonGrounds: A Glimpse of Indonesian Contemporary Art」中的重點作品。

史畢斯《爪哇人回家去》

勒邁耶《四個舞蹈員》
此外,充分體現現代東南亞藝術精髓的拍品則包括德籍畫家史畢斯(Walter Spies; 1895-1942)的《爪哇人回家去》(Heimkehrende Javaner;估價550 萬至750 萬港元)。畫家罕有地在前景描繪了五位外貌嚴肅的人橫越山林,表現出他對大自然之尊嚴和秀麗的讚嘆。史畢斯曾在1925 年6 月給兄弟Leo 寫過一封家書,暗指畫中穿紅衣的青年正是他自己。另一重點拍品是比利時畫家勒邁耶(Adrien Jean Le Mayeur de Merprès;1880–1958) 的《四個舞蹈員》(Four Dancers;估價300 萬至400 萬港元),屬于畫家極少數的油畫作品之一。在樹蔭下的舞蹈員翩翩起舞,一位婦女則在編織,姿態曼妙,流露出勒邁耶心中那陽光普照、美麗寧靜的烏托邦。
10 月7 日──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
季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拍品款式紛陳,設計糅合中、西元素,超過320 件之拍品均珍貴罕見,拍賣總估價逾4 億港元。

今次拍賣呈獻一對星光紅寶石耳環(估價520 萬至680 萬港元),星光紅寶石分別重19.45 及22.13 卡拉,其橢圓形蛋面的切割比例恰到好處,將清晰細致的六線星光展現得淋漓盡致。星光紅寶顏色透亮晶瑩,兩顆相稱至極;具有如此份量及質素的單顆星光紅寶石已堪稱寥若晨星,這次拍賣的更是配對成雙的星光紅寶,在市場上實在是絕無僅有,世間難求。而另一珍品為22.18 卡拉D色內部無瑕梨形鉆石(預料成交價超過2,500 萬港元),顏色及凈度亦無懈可擊,散發炫目光芒。鮮彩藍鉆石綴以彩紅鉆項鏈(估價900 萬至1,100 萬港元)同為今季之珍品。藍鉆向來以罕有見稱,此項鏈上的鮮彩藍鉆重2.01 卡拉,再綴以極之罕有純紅色的0.42 卡拉紅鉆,矜貴絕倫。翡翠的重點拍品為蛋面翡翠鑲鉆石項鏈(估價1,100 - 1,380 萬港元)鑲有達28.35X 23.12 X 11.92 毫米之蛋面翡翠,令人垂涎之「老坑玉」翡翠質地溫潤細致,色澤均勻翠綠,水份充足;通透的石質令厚度幾近12 毫米的蛋面翡翠仍見光芒穿透,魅人心神。蛋面翡翠吊墜不單能配搭總重30 卡拉的閃耀鉆石項鏈,更可獨立作為指環佩戴,如此珍品定必帶來激烈競投。
10 月7 日──名貴腕表拍賣
本季名貴腕表拍賣,是蘇富比歷年來最大型的腕表拍賣,將呈獻超過200 枚名表,預料總成交額超過5,000 萬港元。
香港蘇富比承接上季創下朗格腕表(A. Lange & Söhne)之世界拍賣紀錄,今季將再次拍賣極為罕有的限量版朗格「Tourbograph - Pour le Mérite 」陀飛輪鉑金腕表 No. 8/51 (估價400 萬至500 萬港元)。此枚裝有一千個組件的功能復雜腕表備譽為德國腕表品牌的登峰造極之作,俱備計時追針裝置、動力儲存顯示功能、芝麻鏈陀飛輪傳動系統、手動發條,榮獲德國鐘表業界尊崇的「Pour Le Mérite」的最高榮譽。此型號腕表限量生產51 枚,年產只有12枚,本拍品之編號更是令人趨之若鶩的「8」號。

另一罕見及華麗的江詩丹頓 ( VacheronConstantin)「Kalla Vague」 No. 1 18K 白金女裝鉆石腕表(估價100 萬至160 萬港元),表身鑲嵌439 顆共43.67 卡拉梯階式切割方形鉆石,精凋細琢、璀璨奪目。此型號全球估計生產少于10 枚,本拍品更是首枚成品,故表背上刻有No.1限量編號,彌足珍貴。重點拍品亦包括產量極少的限量百達翡麗5029R 型號玫瑰金三問腕表(估價260 萬至320 萬港元),由鐘表大師Jean-Pierre Hagmann 親手研制,限量10 枚,極受收藏家青睞。
10 月8 日──中國瓷器及工藝品
本季拍賣搜羅大量清宮遺珍,特設了「皇威萬代」的三場專拍,網羅乾隆時代多種能彰顯其文治武功、且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之珍寶,見證乾隆皇帝所統治的那個輝煌時代。是次拍賣總數近320 件稀世珍寶,拍賣總估價為5 億6,000 千萬港元。
「皇威萬代」專拍包括:
一. 法國吉美家族收藏乾隆御制印璽專拍

玉璽為身份權力之象征,而且具有記事之功能。歷代皇帝每遇重要國家大事,均要刻制寶璽以為紀念,而乾隆皇帝尤其如此。而此拍場中一件乾隆帝御寶交龍鈕《乾隆御筆》白玉璽更是乾隆帝在繼位初期制作的重要寶璽之一。玉璽刻有「乾隆御筆」四個大字,白玉質地極為通靈溫潤,通體潔白致密,而且體量碩大,印面達到12.5 平方厘米,是所有乾隆帝名號璽中最大的一方,實屬罕見,預料成交價超過5,000 萬港元。另一件獨具匠心的乾隆帝御寶交龍鈕《天恩八旬之寶》碧玉璽,青玉質,刻有漢文篆書「天恩八旬之寶」六字,是乾隆五十五年,為慶祝乾隆帝八十圣壽而雕制,預料成交價超過 2,000 萬港元。
二. 珍稀乾隆御制宮廷畫卷專拍

清朝宮廷繪畫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宮廷畫家描繪同時代人物和事件的紀實性繪畫作品,而《大閱圖》卷就屬于此類繪畫中的精品。《大閱圖》共畫有四卷,分別為第一卷「幸營」、第二卷「列陣」、第三卷「閱陣」、第四卷「行陣」,現在存世的只有兩卷,其中第二卷「列陣」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另一卷則是此次拍賣的焦點清乾隆御制《大閱第三圖閱陣》手卷,描繪了乾隆四年(1739 年)即位后首次在南苑檢閱八旗兵將時的盛況,尺幅巨大,縱68 厘米、橫1,550 厘米,人物和坐騎造型描繪細致,預料成交價超過 8,000 萬港元。
另一卷曠世杰作為清乾隆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擁有17 米長,為十八世紀最大幅及頂級的緙絲卷軸,猶如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是乾隆皇帝的至愛珍藏之預料成交價超過6,000 萬港元。
三. 清宮珍翫藝萃專拍
此場上的重點拍品之一為趙孟俯的《灤菊圖》,菊花自古以來便是畫家最喜愛的題材,此件以不同姿態的折枝菊花入圖,極可能是畫家寫生之作,預料成交價超過4,000萬港元。另一件清乾隆御制金桃皮鞘「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乃是乾隆用以紀念滿族先人經歷激烈征戰而取得中原的事跡,做工細膩、寒光逼人,預料成交價超過4,000萬港元。*估價不包括買家傭金
香港蘇富比2008 年秋季拍賣日程
預展日期 拍賣日期 拍賣
10 月3 日 10 月4 日 現代及當代亞洲藝術 - 晚間拍賣會
10 月3 日至4 日 10月5 日 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當代中國藝術
10 月3 日至5 日 10月6 日 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中國書畫
10 月3 日至6 日 10月7 日 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名貴腕表
10 月3 日至7 日 10月8 日 中國瓷器及工藝品
香港拍賣及預展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展覽廰2B (香港灣仔博覽道一號)
各地巡回預展
9 月6 日至7 日 臺北
9 月9 日至 10 日 東京
9 月12 日至13 日 新加坡
9 月12 日至16 日 紐約
9 月15 日至16 日 曼谷
9 月21 日至22 日 北京
9 月24 日至25 日 上海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