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鎂光燈、紅地毯和觥籌交錯的人群中,“藝術北京2008”博覽會拉開序幕。面對9月上旬襲來的雙年展、博覽會狂潮,“藝術北京2008”博覽會依舊穩打年輕牌和亞洲牌。據悉,博覽會將于9日結束。
偏年輕,重亞洲
在展會現場,大部分攤位都是遍布北京各處的畫廊和藝術機構,主打依舊是年輕當代藝術家,延續了偏年輕,重亞洲的特點,一些重要的亞洲畫廊基本都在展內。
也有一些來自布拉格、巴塞羅那、科隆等地的歐洲畫廊,以及孟買、雅加達、新加坡等其它亞洲地區的畫廊,這些畫廊帶來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作品,但是,大部分的國際畫廊都對進入中國藝術市場持有積極但觀望的態度。一些熟悉中國藝術市場的畫廊界人士則表示,中國當代藝術才應該是賣點,這是中國內地藏家主要興趣所在。
此外,農展館外面空地上則擺滿了當代雕塑,這是隋建國等人以“公共藝術”為主題而展示的最新作品。另一個“藝術北京”的項目“影像北京”則展示了10位亞洲當代有影響的藝術家的作品。
“來博覽會的都是同樣的人”
從這個周末開始,上海、深圳、新加坡、光州、悉尼、威尼斯等地紛紛舉辦雙年展和博覽會,上海雙年展和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無疑成了自中藝博之外,“藝術北京”最大的競爭對手。“藝術北京”總監董夢陽對此表示,北京、上海、香港都是具有不同藝術生態的城市,誰能走得遠,誰就將成為亞洲藝術中心,“走自己的路,堅持下去。”他說。
有一些畫廊老板表示,他們也在“藝術北京”與其它博覽會如中藝博之間徘徊,有些今年選擇“藝術北京”,來年選擇另一家,直到選中最適合自己的博覽會。不過,很多畫廊本周都是同時在北京和上海兩地設攤。
而東京畫廊主席大西利勝不太在乎博覽會之爭,他友情參加了董夢陽的展覽,但表示“其實結果沒什么不同,來這些博覽會的都是同樣的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