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深不見底的錢包和一擲千金的豪爽,俄羅斯富家女達莎·祖科娃和其男友、俄羅斯首富阿布,正在低迷的市場引領全球和俄羅斯新一代藝術收藏潮流
呂寧 孫行之
晚宴現場,以一座公共汽車車庫改造的龐大空間內,僅以裝置藝術家拉菲爾·翰莫(Rafael Lozano-Hemmer)的一盞巨型水晶吊燈照明,便已星光熠熠。俄羅斯石油大亨之女達莎·祖科娃(Dasha Zhukova)邀請的300位來賓各個堪稱重量級:摩納哥年輕公主夏洛特·卡沙拉基(Charlotte Casiraghi)、雅詩蘭黛家族繼承人羅納德·勞德(Ronald S. Lauder)、全球第三大收藏家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en)、當代頂級藝術家杰夫·昆斯(Jeff Koons)……,作為藝術收藏界新人,祖科娃從未接受過專業藝術教育,甚至記不住各位藝術大師的名字。但在她的晚宴現場,這些藝術圈的大人物卻無一缺席。可見這個27歲的姑娘,在他們心目中分量不輕。
祖科娃在藝術界幾乎是一夜成名的。今年5月在紐約舉行的拍賣會上,祖科娃的新男友——俄羅斯首富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突然殺入藝術品拍賣行,豪擲6000萬英鎊買下了今年夏拍最貴的兩幅名畫。6月的巴塞爾藝博會上,祖科娃和阿布兩人又一同現身,引起一番騷動,風頭蓋過了同在藝博會現場的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夫婦。
憑借深不見底的錢包和一擲千金的豪爽,這對新近迷上藝術的俄羅斯情侶瞬間站到了藝術界的風口浪尖。他們的金錢、他們的品味,正在低迷的藝術市場引領著新的潮流。而年輕的祖科娃,志向還不止于此,她試圖用她的藝術中心,影響俄羅斯下一代富豪收藏家。
富豪女以藝術“完善自己”
去年歲末一個寒冷的冬日,祖科娃漫步至莫斯科奧林匹克體育館附近一座老舊的公交車庫門口。她一下子被眼前的建筑迷住了。那座巨大的紅磚建筑,是上世紀20年代俄羅斯“結構主義”時期的代表作,由著名建筑師康斯坦丁·梅爾尼科夫(Konstantin Melinikov)于1926年設計建造,至今仍寄托著俄羅斯建筑師們的愛和向往。
但當時祖科娃心中所想,不同于那些建筑師,也遠遠超出了一個普通女孩對一座杰出建筑的贊嘆。她已經看到了這座平行四邊形建筑的未來。“我認為莫斯科就應該有一個像這樣的空間,用于展示當代藝術,”祖科娃后來對《紐約時報》說,“俄羅斯的年輕一代十分向往當代藝術,但是他們還只能依靠互聯網了解它。”
多虧那次邂逅,如今這座公交車庫已經擁有了新的身份——“格拉吉當代藝術中心”(Garag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e)。本月這座非營利性展覽館就將開門迎客,首場展出將是蘇聯裝置藝術家卡巴可夫夫婦(Ilya & Emilia Kabakov)的回顧展。
光是這個藝術中心本身,已是祖科娃雄厚資源的有力證明。在祖科娃看中這棟建筑之前,它的產權歸政府所有,而使用權則屬于莫斯科的猶太人聯合會。但幾經周旋,祖科娃就拿到了車庫的租賃權,還請來了倫敦設計師杰米·法伯特(Jamie Fobert)將它翻修一新。
整個過程中,祖科娃顯然動用了不少關系。她的父親亞歷山大·祖科夫(Aleksandr Zhukov)靠石油發家,如今已高坐俄羅斯副總理之位;而她41歲的男友阿布拉莫維奇,更是為藝術中心的建造,投入了不少資金。
生性獨立的祖科娃,從小與她的生物學家母親生活在美國洛杉磯,并在加州大學主修醫學。一年前,她還在與朋友共同經營自己的時裝品牌,如今又迷上了藝術。整天穿梭于莫斯科、倫敦和洛杉磯之間,祖科娃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各大美術館,拜訪了眾多大名鼎鼎的收藏家和藝術家。
首場卡巴可夫夫婦回顧展的重點展品,是一對拴著皮馬具的碩大天使之翼,名為“如何完善自己”。這或許也是剛從時尚圈轉攻藝術界的祖科娃,想對世人說的。“時尚界對我來說已經太過狹窄,當代藝術才是更適合我的天地。”
回顧展還未開始,已經有兩場大型展覽排上了議事日程。佳士得老板、法國大收藏家弗朗克斯·皮諾(Francois Pinault)的藏品展是其一;而另一場堪與泰特當代美術館的規模相媲美的裝置藝術展,也令人期待。
俄羅斯新一代收藏家地位上升
隨著祖科娃成為藝術界“焦點人物”,俄羅斯新一代收藏家的地位也日益上升。
在俄羅斯,藝術品收藏傳統源遠流長。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就酷愛17世紀的荷蘭繪畫,常常光顧阿姆斯特丹的大小拍賣行;葉卡捷琳娜女皇(Catherine the Great)也藏有大量提香(Titian)和普桑(Poussin)的油畫作品,以及精美的法國銀器;而到20世紀初,大收藏家希楚金(Sergei Shchukin)與莫羅索夫(Ivan Morosov)更是收藏了數以百計的法國印象派經典,以及眾多畢加索和馬蒂斯名作。
如今,歷史的車輪仿佛又回到了原點。眾多俄羅斯巨富同祖科娃和阿布一樣,又紛紛將目光瞄準西方藝術品。
在蘇聯石油業、鋼鐵業剛剛私有化之初,富人們還僅僅愿意購買本國藝術家的作品。而且,他們在歐美人占主導的俄羅斯藝術市場,也算不上主流買家。
此后,富豪們的品味轉向了裝飾藝術品。2004年,維克多·維克斯爾伯格(Victor Vekselberg)豪擲一億美元,買下福布斯家族所藏的一整批法貝齊(Faberge)藝術珍品。從此,俄羅斯人的收藏取向仿佛一夜逆轉,俄羅斯收藏家也迅速成長為世界藝術市場的主力軍。
他們視野廣闊、嗅覺敏銳,什么畫熱門、誰的作品值錢,就迅速收入囊中。于是,西方古典大師名畫、抽象派油畫,都史無前例地納入了俄羅斯人的收藏范疇。
現今,俄羅斯人已坐上了西方藝術品市場的貴賓席。兩年前的紐約拍賣季,佳士得和蘇富比的匯率牌上,就意味深長地新增了“盧布”一欄。去年,蘇富比在莫斯科開設了第一個辦事處,同時,佳士得也計劃在當地發展并培養一批新興收藏家。
不過真正的俄羅斯大收藏家,包括祖科娃和阿布在內,如今都住在倫敦。那里有最好的學校、最優惠的稅收政策,離莫斯科僅3小時機程,還能充分保證富豪們的隱私。他們擄取倫敦拍賣會上最好的藝術品,同時又盡力保持低調,從不拋頭露面。
唯有祖科娃是個例外。她積極參加各種畫廊活動,也毫不吝嗇地給出對作品的意見。上個月,她來到達明安·赫斯特的工作室,參觀了他即將在倫敦蘇富比拍賣的作品。“其中當然有我喜歡的作品。”事后她評價說,“但并不是所有。”
憑借著她的年輕、她的背景,祖科娃得以大膽地夢想,并且大手筆地完成夢想。這為俄羅斯收藏界注入了一股活力。她崇敬泰特美術館,卻對自己的“格拉吉當代藝術中心”乃至俄羅斯自己的當代藝術,投以更高的期望。如今她已創造奇跡,誰敢保證不會有更多的奇跡出現呢?
祖科娃 藝術收藏新貴
祖科娃 藝術收藏新貴
祖科娃 藝術收藏新貴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