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現場
作為一級市場的畫廊一直是藝術市場行情的晴雨表,而藝術博覽會是作為畫廊重要的展示舞臺,標志著中國藝術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2008臺北藝術博覽會參展畫廊和參觀人數遠遠超過往年,其中當代藝術品的買賣行情也超出很多畫廊的預期。
對于這種現象,雅昌藝術網采訪了多位臺灣藝術行業的觀察家和評論家,其中,臺灣畫廊協會的資深顧問陸潔民在雅昌臺北藝術博覽會的現場演播室中談到,今年的藝博會是近些年來情況最好的,從921大地震之后,臺灣的畫廊業進入了低谷,許多畫廊紛紛出走大陸和東南亞淘金,在中國當代藝術的強勁市場行情的帶動之下,臺灣當代藝術市場也開始走向一個新的活躍期,而今年的藝博會可以說是,臺灣藝術市場走向新一波行情的直接體現。
當代藝術品藝博會“當紅”
今年臺灣藝博會的參展藝術品中,臺灣本土經典藝術家的作品已經非常少見了,大部分都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對于這種現象,一直在兩岸積極策展,現任中國鄂爾多斯美術館館長胡永芬在雅昌臺北藝術博覽會的現場演播室中談到,這種當代藝術家作品滿場皆是,臺灣本土傳統作品漸漸推出博覽會現場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臺灣很多畫廊都已經收藏了不少的經典作品,經過時間的歷練和市場的淘洗,這些作品已經具有了市場的保證,因此不需要帶到博覽會上進行銷售和展示,而更重要的是,在當代藝術市場火熱的背景之下,臺灣的當代藝術市場也慢慢火熱起來。
第一家進軍北京的臺灣畫廊索卡藝術中心董事長蕭富元在雅昌臺北藝博會的現場演播室中表示,中國當代藝術品的良性發展不僅帶動了臺灣藝術市場的升溫,更重要的是帶動了整個亞洲當代藝術市場的發展,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的當代藝術現在也逐漸受到亞洲及世界當代藝術藏家的極大關注。
另外,據預測,去年臺北藝博會的參觀人數將近達到4.5萬人,今年預計到達7萬人,對于臺灣來說,這是一個創紀錄的人數,近十年來,參觀人數最多的一年,人數的大幅增長直接體現了臺灣藝術市場的再次升溫。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